名树名花的识别(四)(特种种养)


凤尾草

凤尾草的别名很多,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如金鸡尾、鸡脚 草、并栏边草等,是一种蕨类植物,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学名Pteris multifda poir。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 等省也有分布。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处。也耐旱,在南方冬季,石缝 中生长的植株经—二月干旱,仍不致完全枯死。凤尾草无地上茎,叶从根茎 丛生地上,高三、五十厘米,叶分成5—7片小叶,宽1—2厘米,呈短、长 带形,边缘有小锯齿,叶片两侧波状皱曲。能育叶较窄,边缘下侧着生孢子 囊群,产生孢子。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 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叶可配插花。在自然界,凤尾 草主要以能育叶产生的孢子繁殖。家种可于早春从野外移栽,应尽量保存根 系。长成大丛后,可分株繁殖。喜钙质土,园土也能旺盛生长,栽培容易。 不强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光照需要,忌日光直射,全年可置室内观赏。土壤宜 保持不干,尤喜空气湿润,叶面每日最好喷水雾一二次,保持颜色青翠,叶 尖不黄。对肥料要求不高,每年施二三次液肥就可以。如遇生长不良,可置 露天背阴处,接受雨水,经一段时间使其复壮。贵阳吴藻丞

平陆百合

平陆百合个头大,瓣肉厚,后味不苦,瓣内无柴。掰开茎瓣,加糖蒸熟, 口感酥沙,绵软,味甜而幽香。 平陆百合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并含有少量的钙、 磷、铁等。 平陆百合有补中益气,温肺止咳,安神,清心,定神之功效。尤其白花 鲜百合,成为当地治疗支气管炎、失眠症的佳晶。

四照花

四照花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叶全缘卵圆形,表面浓绿,背面淡绿, 叶脉羽状作孤形弯曲;头状花序近球形,外部有花瓣状苞片4枚,呈卵圆形 至卵状披针形,光彩四照,因以得名;果实为球形聚合果,肉质鲜红有you 点。四照花为暖湿带阳性花木。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在我省黄山、大 别山、清凉峰,牯牛降等自然保护区内常见于海拔800—1600米的阳坡山地, 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耐低湿,生活力极强;花期5—6月, 果期9—10月。四照花常用播种法繁殖。9-10月间,当头状果序变红成熟 时采集,或在大树下捡收,经堆放后熟,与细砂搅拌后搓洗,在水中漂浮去 肉质果皮及瘪粒,捞出种子稍晾阴干,层积砂藏,以利于通过胚胎休眠,完 成生理成熟过程,翌春二月播种才能发芽。也可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

瓦松

瓦松(Cotried onjaponicoMaxim)原名:昨叶荷草。古籍名:瓦花、 向天草、天王铁塔草,系景天科石莲华属,多年生苔草类植物,广泛分布在 深山向阳坡面,岩石隙间,古老屋瓦缝中也有生长,耐旱耐寒。早春积雪溶 化,丛生山间,鳞茎如松树的球果,随气温暖和,鳞片开裂如瓦,呈莲花状。 球体中间抽茎高30—40厘米,茎的周围排列长穗状小花序,远望整体如松, 故此得名。鳞茎叶肉质、肥厚、多浆,鳞片呈长椭圆形,先端尖锐,表面平 滑,叶面带紫色无明显的主根,须根繁盛。花瓣分五片,为白瓣淡红或全白 蕊,雄蕊十枚,雌蕊五枚。花期二个多月。 端阳节前后,鳞茎长有拇指大,连根采摘丛栽于小盆中,放阳台上很有 情趣。特别是用线扎着,裸露悬吊在室内,其生长成U字形,点缀室内,非 常别致。鳞片表皮含蜡质,保护水分蒸发。在干旱缺水季节,鳞片储存的水 供茎叶正常生长,直到水分供完,球体枯萎完成它的生长周期。瓦松之鳞片 茎叶可药用。八九月采取后晒干。主治口中干痛、血痢、止血、水谷等。

王莲

中名:王莲 学名:Victoria regia Lindl. 科属:睡莲科王莲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直立;叶基生, 硕大,圆形,成熟叶片直径可达1~2米,平展于水面,肉质,有光泽,深绿 色,叶缘隆起,高8~12厘米,极似簸箕;叶背及叶柄具浅褐色尖锐皮刺。 花单生于叶腋处,挺水开花,花蕾形似毛笔头,花萼具浅褐色刺毛;花较大, 花瓣狭长,多数,纯白色,开放至第三天即转变为粉红色;花夜开昼合;芳 香。花期几乎全年。花谢后,花托沉水,种子在水中成熟、休眠;种子圆形, 直径0.5~0.7厘米,黑褐色,质硬。 生长习性:王莲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其性喜高温、光照充足, 淤泥肥沃的静水环境,畏寒冷,生长适温为23~30℃。 栽培管理:王莲为典型的热带水生植物,栽培地应选择光热充足,具有 肥沃淤泥的浅水溏。幼苗栽培50~70天、具有3~5片隆起叶片时即可开花。 王莲引入中国,在大陆多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海南可安全越冬,但冬 季长势明显衰退。 王莲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须经过人工授粉、套袋,方可收到。采集的 种子须置于清水中保存,每日换清水1次。来年3-4月气温稳定在25℃以 上时,将种子播于盛有淤泥的浅水盆中,约20~25天发芽。出芽后,逐渐增 加水的深度,具2~3片叶时,可转入池塘栽培。存放2年的种子,仍具有发 芽力。 王莲主要受蚜虫和福寿螺的危害。 应用:王莲叶形奇特、硕大,是大型的热带水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 价值,被世界各大植物园、公园的温室引种栽培。

长脚兰

中名:长脚兰 学名:Pteroceras appendiculatum(Bl.)Holttum. 科属:兰科长足兰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矮小,茎极短,倒挂生长。叶 互生,呈二列排布,狭披针形,顶端渐尖,长7~10厘米,宽2厘米,肉质, 绿色,全缘。总状花序,腋生,直立,花葶长3厘米,具花2~3朵;花小, 橙黄色,具深色斑点;唇瓣白色。花期:5-6月。 生长习性:长脚兰原产于东南亚,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印度和印度尼 西亚等地,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树干、岩石上,罕见。其性喜温暖、湿润、 半荫蔽的气候环境,耐一定的干旱,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25℃。 栽培管理:长脚兰属热带附生兰,栽培时将植株直接固定于蛇木板或活 树干上,置于半荫蔽处养护。夏季每天向植株喷水保湿,秋冬季则保持干爽 状态。 长脚兰生长慢,自然分布少,十分珍罕,繁殖不易,主要以分株或无菌 播种繁殖。 长脚兰抗性较强,病虫害极少。 应用:长脚兰植株小巧,倒挂生长,而花却向上开花;花虽小,但开花 整齐集中,花色高雅、宜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家庭栽培的迷你型热带兰。

花脸草

中名:花脸草 学名:Hypoestes sanguinolenta Hook.f. 科属:爵床科枪刀药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分枝能力强, 茎秆较纤细,绿色至紫黑色;关节肿大。单叶对生,卵圆形,长2~3.5厘米, 宽约2厘米,纸质,绿色 ,上具白色、粉红色、深红色等斑点,全缘;新梢 被白色绵毛,成熟时脱落。穗状花序,顶生,长约30厘米,花小,白色或紫 红色。花期:1-2月。果期:3-4月。 生长习性:花脸草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其性喜温暖、湿 润、半荫蔽的环境,喜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忌干旱、忌 瘠薄、忌阳光直射、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27℃。 栽培管理:栽培花脸草的土壤,可用菜园土或厩肥、椰糠、珍珠岩(蛭 石),按3:3:4配制而成。夏季遮荫60%~70%,保持80%~90%的湿度; 入秋后植株开始萌发,恢复生长,应增加光照,并根外追肥,且适时摘心, 促进分枝和枝叶生长。 花脸草采用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插种繁殖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分 株和扦插繁殖时间在11月至翌年4月,以一年生枝条作插穗,长度5~8厘 米,遮荫,保持90%以上的湿度,极易成活。 花脸草主要受:蚜虫、介壳虫和甲壳虫类的危害。 应用:花脸草植株矮小,叶色斑驳,实为小盆栽和荫蔽处优良的地被观 叶植物,以及镶边和模纹花坛的材料。

安诺兰

中名:安诺兰 学名:Anota hainanensis(Rolfe)Schltr. 科属:兰科安诺兰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附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长30~60厘米, 单茎轴;气生根发达,长达数米。叶互生,呈二列密生,长带状,顶端二齿, 长27~39厘米,宽3~4.5厘米,厚肉质,深绿色,富有光泽,全缘;叶鞘 抱茎。总状花序,腋生,下垂,花序长13~25厘米,具有15~30余朵花, 花中型,花径3厘米,白色,具紫红色斑点,唇瓣紫红色;芳香。单花期长 达20天。花期2月。蒴果三角形;种子粉末状,米黄色。 生长习性:安诺兰为典型的热带附生兰。其性喜高温、通风、光照充足 的气候环境,耐干旱,畏湿,畏寒冷,生长适温为22~27℃。 栽培管理:安诺兰常附生于低海拔丘陵地区的枫树上。栽培时,可将其 绑缚于活树干上,或用椰壳、木框作悬吊式栽培,基质采用火砖粒、木炭粒 等,初栽时适当遮荫,成活后置于强散射光处或阳光下栽培。夏季每日向植 株喷水1~2次,另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促进生根和保 持叶片翠绿。12月花芽分化,每株可抽生1~4枝花;2月开花,此时应减少 浇水次数,保持花朵干爽,有利于花开持久。 安诺兰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分株全年均可进行,但以5-8月为佳。 安诺兰花期花朵易受黄蝽象甲的危害。 应用:安诺兰叶片肥厚、翠绿,花朵清丽、密集而芳香,又值春节前后 开花,是极好的新春贺岁花卉。

保亭花

中名:保亭花 学名:Wenchengia alternifolia C.Y.Wu & S.Chow. 科属:唇形科保亭花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高20~40厘米,节间极短,灰 白色至深紫红色。叶互生,倒披针形,顶端钝,长4~5.5厘米,宽1.3~1.6 厘米,纸质,腹面深绿色,被短糙毛,叶背灰绿色,叶缘浅齿状。总状花序, 顶生、腋生,生约6.5厘米;苞片线形,紫红色,管状花,小,长1.8厘米, 宽0.6厘米,花冠五裂,粉红色至紫红色。花期:6-9月。 生长习性:保亭花特产于海南岛保亭县、陵水县,罕见。其性喜阳光充 足、高温、湿润的气候环境,耐荫蔽,忌干旱,忌涝,畏寒冷,生长适温为 18~27℃。 栽培管理:保亭花生长缓慢,适应性差,栽培管理不易。培养土选用疏 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的腐叶土,置于强散射光的环境下 栽培,夏季注意防止因高温高湿所带来的伤害。 保亭花可采用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但不易,因其自然稔实率极低, 种子不易得到,常用分株繁殖。 保亭花主要的病虫害有:蚜虫、吹绵蚧、圆形盾蚧、粉虱、煤烟病等。 应用:保亭花植株矮小,花朵秀丽,花期较长,适合家庭盆栽观赏。

爆仗竹

中名:爆仗竹 学名:Russelia equisetiformis Schlecht.et Cham. 科属:玄参科爆仗竹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呈半披垂状,长1~1.3米。叶对生 或轮生,已退化成狭披针形或线形,纸质、绿色,嫩叶带紫红色,全缘;枝 条纤细、柔软、密集,具棱,绿色。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较小,长 筒状,长3厘米,深红色,下垂。花期:6-10月。花而不实。 生长习性:爆仗竹原产于热带中美洲。其性喜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气候 环境,喜肥沃的土壤,耐荫蔽,忌瘠薄,忌干旱,忌涝,畏寒冷,生长适温 为18~30℃。 栽培管理:栽培爆仗竹宜选择光热充足,肥水充沛的环境。栽培环境过 度荫蔽,植株生长纤细,光长枝杆而不开花;而气候过于炎热干旱,则植株 生长会出现早衰。栽培土应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在生长旺季,每月还 应追施1~3次液体肥料,对早期的过细、过密枝条应修剪掉,同时要控制株 高,防止植株疯长。 爆仗竹可用扦插、分株或压条繁殖。将粗、细枝条剪成10~15厘米,插 于素沙中,遮荫,保持80%~90%的湿度,成活率可达90%以上;或将植株 的下垂枝条压入土中,即可生根,长成独立的新植株;分株宜在7-9月雨季 进行。 爆仗竹主要的病虫害有:蚜虫、吹绵蚧、圆形盾蚧和黑毛虫等危害。 应用:爆仗竹枝叶纤细,披垂,开花繁茂、持久而红艳,花似爆竹,是 阳台理想的垂挂绿化植物,可应用于阳台花池、坝顶、坡边等处的绿化栽培。

非洲菊

中名:非洲菊 学名:Gerbera jamesonii Bolus. 科属:菊科大丁草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35厘米,茎极短。 叶基生,长匙状或羽状浅裂或深裂,长25~30厘米,宽6~9厘米,纸质, 腹面深绿色,背面绿色;叶柄浅绿色或紫红色;叶心处有白色长绵毛。花单 生于叶腋处,高出叶丛,花葶长30~75厘米,花径5~12厘米,花色丰富, 品种众多,全年有花,盛花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5月。 生长习性:非洲菊原产于南非。其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气候条 件。喜大肥大水,忌高温、忌干旱、忌渍水、可耐寒冷,生长适温为18~28 ℃。 栽培管理:非洲菊属短日照阳性花卉,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适合 大面积露地栽培或塑料大棚栽培。栽培前,应下足有机肥,每公顷施腐熟厩 肥45000~75000千克,并进行土壤消毒(多菌灵、百菌清、敌克松、呋喃丹 等);生长期间,每周定期喷施农药、追肥、摘除老叶,方可保证产量和花朵 的品质;栽培3年后即需更新栽培。夏季植株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要注意 防高温和积水而引发的根腐病,栽培管理以防病保苗为主。 非洲菊可采用播种、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法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组 培苗,其具有无病毒、苗健壮、生势整齐,适合大面积生产的特点,瓶苗种 植3~5个月即可开花,第二年即进入盛花期。 非洲菊主要受螨类的危害,此外:蚜虫、粉虱、吹绵蚧、圆形盾蚧、卷 心虫、根腐病等多种病虫害危害,以及非洲菊缺素症。因此,防病治病是非 洲菊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 应用:非洲菊为世界十大切花之一,有盆栽品种和切花品种之分。盆栽 品种,花葶短,花多,多为单瓣品种,适合家庭栽培和布置花坛;而切花品 种,花葶特长,梗粗,花大,品种多,开花期长,产量多,花型花色丰富, 主要用于切花生产。

翡翠珠

中名:翡翠珠 学名: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en. 科属:菊科千里光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匍匐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纤细,全株被白色皮 粉。叶互生,较疏,圆心形,深绿色,肥厚多汁,极似珠子,故有佛串珠、 绿葡萄、绿之铃之美称。头状花序,顶生,长3~4厘米,呈弯钩形,花白色 至浅褐色。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长习性:翡翠珠性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温暖、空气 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忌荫蔽、忌高温高湿、忌干旱,生 长适温为18~25℃。 栽培管理:栽培翡翠珠的培养土,可用腐熟的牛粪与椰糠按4:6配制而 成,或疏松的腐叶土亦可。夏季应避免高温、高湿,否则极易烂茎死亡,可 将盆花置于防雨荫蔽内栽培;入秋后,植株恢复生长,应增加光照,并追施 液肥。 翡翠珠采用扦插繁殖。将枝蔓剪成8~10厘米一段,平铺半埋于盆土中, 开始时保持50%~60%的湿度,半个月后即可生根成活。成活后要控制浇水 量,保持盆土干湿相间的状态,有利于植株生长。 翡翠珠主要受:蜗牛、蚜虫、吹绵蚧和煤烟病、茎腐病的危害。 应用:翡翠珠用小盆悬吊栽培,极富情趣,一粒粒圆润、肥厚的叶片, 似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是家庭悬吊栽培的理想花卉。

木瓜海棠

蔷薇科,木瓜属,丛生性灌木。树高达4一5米,枝条垂直着生,叶呈 椭圆形,花期3月,10月果熟,卵形。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过冬。栽于 庭园,可供观赏、观果,果可泡酒,能治风湿、腰痛等症。

矮牵牛

中名:矮牵牛 学名:Petunia hybrida Vilm. 科属:茄科矮牵牛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多分枝,茎秆绿色。 叶对生,椭圆形,长3.5~5厘米,宽2~3.5厘米,纸质,深绿色,全缘; 全株具白色腺毛,手感粘重。花单生于叶腋,花冠漏斗状,花直径4~7厘米, 开花多,色彩艳丽、丰富,有白色、红色、紫红色、蓝色和杂色,杂交种还 具有香味,花期长;种子细小,银灰色至黑褐色。花期全年。 生长习性:矮牵牛原产于南美洲。其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 条件,喜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不耐高温,忌荫蔽,忌干旱,忌涝,忌瘠 薄,生长适温为18~28℃。 栽培管理:矮牵牛常作多年生栽培,南方栽培适宜期为9月至翌年7月。 矮牵牛可采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繁殖。播种前应将种子与细沙充分 混合,均匀地播于育秧床上,用细水壶或浸水法浇水。幼苗期应注意土壤湿 度,严禁干旱和积水,加强光照,当幼苗长有1~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3~ 5片叶时可移入营养钵或花盆种植,株高4厘米时摘心,以促发枝条,或喷 施矮壮素矮化植株。 矮牵牛的主要病虫害有:矮牵牛花叶病、青枯病和蚜虫、吹绵蚧等。 应用:矮牵牛分枝多,植株矮小、饱满,开花多,花大,色艳,花期长, 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美化的重要草花,适宜花坛、花境栽培,亦 可作盆花欣赏。

瘦身草

瘦身草 在印度有一种野生草,肥胖的人服用后会逐渐消瘦下来,故名。 印度运用该草治疗肥胖症已有2000年的历史,日本东邦大学医学部名誉教授 幡井勉先生对该草的药效作了研究,认为瘦身草能使人体摄人的一半糖分不 被吸收,从而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达到减肥的目的。如今,瘦身草已成为 风靡日本的一种健美药品。许多人服用后,体重明显下降,有人服用该药,2 个月体重减轻7.6公斤,减肥效果十分显著。

王百合

王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原产我国西南部,耐寒性强,能干北京露 地越冬。它的地下部具有紫红色鳞茎,地上茎坚硬直立,高1米左右;叶片 狭长;花白色,先端开裂并向外反卷;花被内侧黄白色,外侧有紫褐晕;花 数朵顶生,呈漏斗状,有芳香,它在北京地区的自然花期为6一7月。王百 合花色清丽,适于栽植庭院做花境式丛植。切花是制作花蓝、花束、插花的 上等材料。 王百合性强健,适应性强。繁殖多以分球法,也可用播种法。播种繁殖 能很快地得到大量鳞茎,但播种后经二年培育方能开花。栽植宜选富含腐殖 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不宜栽植在干燥的石灰性土壤中。栽时,应先 将土地翻松,并施人腐熟的堆肥和少量的磷钾肥作底肥,一般每平方米施用 堆肥5一7斤,过磷酸钙40克,硝酸钾20克。5—8月为王百合的生长旺季, 可进行追施。王百合鳞茎能贮存较多的水分,一般土壤保持湿润即可,花谢 和结实之后进人休眠期,忌浇水过多,否则易引起鳞茎腐烂。

红豆

“红豆生南国,朝来发几枝;望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史载,王维的这首绝句,在唐时甚红。经乐工谱曲,广为流传,尤其是 梨园子弟都爱吟唱。天宝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常为人唱此曲,闻者无 不动容。“相思”二字,使人百感交集;迁客游子,凄然涕下。 红豆,《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日前,有幸去海南 岛,在鹿回头、大东海、天涯海角各旅游点,都有红豆出售。五角钱可得数 十粒。有绿豆大小,赤红如漆、晶莹可爱。细看,每粒顶端均有两个黑点, 象对眼睛,每个黑点上又各有一个白斑,象一滴未落的泪花。反复把玩,不 忍释手。不过,这红豆不只是出于“人家园圃”,而在密林里俯首皆是。它是 一种豆科草本而木质的植物,蔓生。多附于椰子、槟椰等大树上。叶为羽状 复叶,椭园形全边。花小呈蝶型、总状花序,果实为荚;成熟时,串串累累。 一裂,红豆即出。《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何谓“相思子”,注疏均无甚解。我询问了海南园林局的一位同志。他说 此名得自当地黎族的一个传说。古时,一对青年夫妇在此过着恩爱的生活。 头人见其妻美貌,心怀恶念,派人伏于路上杀死其夫,斩头颅,悬于树上遂 变为椰子。其妻依树下,日夜啼哭,竟化为藤蔓。哭红的眼睛,变成含泪的 红豆,也就是相思子了。“此物最相思”大体由来自此。 以此推之,此物,此典大体唐朝以前就已传人中原了。足知,唐代,海 南与内地不仅贸易往来,汉黎的文化交流亦很昌达了。

红果绿枝南天竹

春节期间,上海市民常用南天竹与腊梅相配插瓶,红果累累,黄花素心, 恰趣盎然,观赏效果既久又佳。南天竹枝干丛生,挺拔,羽状复叶呈水平展 开,姿态潇洒,风格如竹,故得其名。南天竹又名天竺、南天、蓝田竹。为 小檗科南竹属常绿直立丛生灌木,茎不分枝,高可达2米。叶对生,2—3回 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暗红色,叶鞘抱茎;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革质,全绿, 浓绿色,秋季常变成红色。5—7月开花。花形小,白色,聚成大型圆锥花序, 顶生。浆果球形,盲径5—6毫米,10月成熟,成熟后呈鲜红色。本属仅南 天竹一种,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常见栽培品种主要有白果南天竹、丝叶南 天竹、紫果南天竹、黄果南天竹、红叶南天竹以及圆叶南天竹等。 南天竹栽培的要点是:湿润荫蔽。强光直晒是叶色变红的关键原因。华 北地区可种植在向阳的北窗前檐下,但前边要种植庇荫树,以遮挡强光照晒 使叶色变红,如不遮光,叶色变红虽然也能添庭院景色,但对秋季孕蕾和次 春开花结果,均带来不利影响。一般为了常年观赏,多作盆栽,冬季移入不 结冰的室内防寒,室温控制在0—10℃之间,倘冬季温度经常高过12℃,次 春易出现落花落果。每年早春四月应进行换盆,并换用含大量腐熟疏松透气 的沙质壤土。换盆后略加修剪整形,夏季摆放在室外花荫凉处。高温干燥和 强光,都会使叶子变红。应每天浇水的同时,向附近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 度降低温度。5—9月,每10—15天施一次稀薄肥水,以促进生长旺盛。十 月上旬寒露节前移入室内,过晚,着霜叶子也会变红,停止施肥,控制浇水, 放在早晚见光而中午不受强光直晒的地方,每隔5—7天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 喷洗叶面一次,保持洁美。繁殖常用分株方法,播种或扦插也可用。分株繁 殖在春季进行,一般是结介换盆时,将株丛分割成几丛分别上盆。分株繁殖, 手续简单,经一年培养,即可养成丰满紧凑的株丛,开花结果供观赏。

蜡梅吐香春来早

蜡梅是我国特产,品种有素心、荤心两种。素心蜡梅其花瓣、花心、花 蕊均作黄色,绝无杂色相混。荤心蜡梅外瓣为黄色,内瓣中心泛紫色,花色 不纯。若以花的形态分,常见的有磬口、荷花、狗蝇三种。磬口蜡梅古籍称 “擅香腊梅”。叶片较大,有的可长达20厘米。花蕾浑圆,逐渐绽开,盛放 而半合,如佛寺铜磬。花朵大,花径达3—3.5厘米,花瓣宽,呈长椭圆形, 花色深黄,内轮花瓣内侧间有深红紫色的条纹。花经久不蔫,香气馥郁。有 的花心显现着蜡光,最为难得。此梅出河南鄢陵。荷花蜡梅花大瓣圆,瓣稍 微尖,花瓣向外翻出,色淡黄,形如荷花,亦称素心蜡梅,较磬口蜡梅稍次, 产上海郊区松江。狗蝇蜡梅是蜡梅的半野生类型,花黄淡,花瓣基部有紫色 斑纹,香气淡。花瓣尖似狗牙,因而通常也叫狗牙蜡梅。花后容易结实,所 以可用种子繁殖。一般作为园艺品种的砧木,上海和北京栽培较多。此外, 还有张花蜡梅,花瓣为椭圆披针形,且顶端反曲有短爪;小花蜡梅花径不到 别种蜡梅的一半。张花与小花蜡梅均为不可多得的名贵品种。 蜡梅性喜阳光,但亦耐阴,较耐寒,耐旱怕涝,故河南鄢陵有“旱不死 的蜡梅,淹不死的柑桔”之说。蜡梅不适于粘土栽植,以轻壤土最适宜。蜡 梅在华北以南,能在露地开花,不需放温室内,是冬季节省能源而开花的名 花。地栽蜡梅,不遇干旱,可以不浇水。冬季或早春施厩肥或人粪尿一次。 蜡梅可行重修剪,在三月份花谢后,留45芽修剪。萌发后,长出3—4片叶 时即可摘心,以促进多发枝,多开花。盆栽蜡梅3—4年换盆一次,时间多在 春季花谢后7—10天之间进行。入冬后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做基肥。春季天 气转暖后,浇水量要逐渐增加,同时每隔7—10天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或豆 饼水。肥与水可按3比10配合。7—8月份天气炎热,又是花芽形成期,不 能缺水,施肥浓度要淡,肥与水的配比为2比10。肥料要充分腐熟,否则灼 伤根系,施肥间隔时间要长,15—20天施一次。伏天过后,蜡梅叶略下垂, 则花蕾已形成,此时还得适当施肥二、三次,促使花蕾肥大。秋凉以后浇水 量要逐渐减少,掌握不干不浇,浇要浇透的原则。

珊瑚椒

珊瑚椒果色血红,叶子碧绿,尤其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能抗风斗雪, 供人欣赏,放在室内或庭院,艳艳红果,分外耀眼。 珊瑚椒是冬珊瑚的一个变种。属茄科观果类的常绿小灌木。株高40—60 厘米,植株形态加辣椒,果实大小如葡萄,每株数量40—60粒。果皮闪闪发 亮,色彩如玛瑙,味鲜甜略有辣味,食用有毒。珊瑚椒适应性强,一般土质 都能正常生长,并能抗旱耐寒;地栽盆栽均可。树命到10年以上,在漫长的 岁月里,果实此落彼结,一年到头都能使人赏心悦目。珊瑚椒习性喜光,室 内盆栽遇晴天要搬到室外受光,否则,果实会干瘪,久之,势必失去观赏价 值。在繁殖方法上,可随采随播。3月中旬,把浆果揉碎,冲洗,取出细小 的种子,匀播在圃地或花盆,覆土0.6—0.8厘米,浇一次透水,约半个月后, 即会发芽。

凤尾草

凤尾草的别名很多,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如金鸡尾、鸡脚 草、并栏边草等,是一种蕨类植物,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学名Pteris multifda poir。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 等省也有分布。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处。也耐旱,在南方冬季,石缝 中生长的植株经—二月干旱,仍不致完全枯死。凤尾草无地上茎,叶从根茎 丛生地上,高三、五十厘米,叶分成5—7片小叶,宽1—2厘米,呈短、长 带形,边缘有小锯齿,叶片两侧波状皱曲。能育叶较窄,边缘下侧着生孢子 囊群,产生孢子。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 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叶可配插花。在自然界,凤尾 草主要以能育叶产生的孢子繁殖。家种可于早春从野外移栽,应尽量保存根 系。长成大丛后,可分株繁殖。喜钙质土,园土也能旺盛生长,栽培容易。 不强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光照需要,忌日光直射,全年可置室内观赏。土壤宜 保持不干,尤喜空气湿润,叶面每日最好喷水雾一二次,保持颜色青翠,叶 尖不黄。对肥料要求不高,每年施二三次液肥就可以。如遇生长不良,可置 露天背阴处,接受雨水,经一段时间使其复壮。贵阳吴藻丞

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又称铃儿草,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其花似荷包,叶象 牡丹,株高可达60厘米,茎干直立,梢头向外弯曲;花有四瓣,外边一对红 色,里边一对白色,呈铃铛状。花色淡雅,花形秀丽;4月中旬初开至7月。 荷包牡丹性耐寒,忌炎热,在北京地区能露地越冬,但在夏季叶片易发黄枯 萎,应架设遮荫设备或与其它植物配植,减缓枯萎现象。注意中耕、除草及 雨季排水,生长期内施1——2次追肥。秋末经霜枝叶枯黄后,应把地上部分 剪掉。繁殖以分株、扦插为主,春、秋均可;每隔2——3年分株一次,可保 持生长旺盛。也可利用早春根部长出的分蘖连根掘起,另行栽植。扦插可于 5月中旬,植株叶腋间嫩芽长至15厘米,用手掰下,扦插于砂床里,扣以塑 料薄膜保湿,经常喷水,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然后去薄膜,不久后便可 上盆养护;也可直接栽植于露地(需遮荫),至次年春即可移栽定植。

“铁扫帚”

铁扫帚是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枝条茂密,株高约2米左右,其茎秆、 枝条的韧性高于竹枝和高梁穗约3——5倍,是扎制扫帚的好材料,故称“铁 扫帚”。种子成熟后为黄色,因脱粒容易,扎成扫帚后不致被鼠咬,其种子可 人药,即地附子。

百合花

百合又名喇叭筒、百合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地下有鳞茎呈球形,鳞片白色,开时如莲花。茎圆柱形,花大顶生下垂,乳白 色,背面带紫褐色,夏季开花,极香。

美人蕉

美人蕉又名红蕉、凤尾花,属美人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呈茎块状,花大, 红色,桔红色或带绿色;雄蕊5,退化成花瓣状,深红、桔红、深黄色不等, 色彩艳丽。花期7至10月。 美人蕉原产美洲,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它生长强健,体态大方美观,花朵艳丽, 花色大红、鲜黄、火黄三种,姿态优美,花期较长,几乎是夏秋之花,是大型 花坛的优良花卉。 美人蕉,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以及 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又重新长出新叶, 很快恢复生长。由于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 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 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观茄

观茄,多年生茄科植物。8月开花,花绿色,花柱橙黄。9月结果,果实 由纯白色渐变橙黄色,长至鸡蛋大小。每年秋冬从成熟的果实中取下种籽,阴 干贮藏。翌春于疏松沙质壤土中播种,5月当长出4片真叶时移栽上盆置阴处, 10天后正常管理,施一次青草肥水。然后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液肥。霉雨季 节注意摘心,促其矮壮。高温季节置于遮荫处。强烈阳光会使叶片发黄脱落。 8月开花过后,施一次以磷为主的肥料,促使结果硕大。由于盆栽植物根系难 于舒展,吸收养分有限,应注意疏去过多的花蕾,使有限的养分集中少数果实 上,并在座果后逐渐控制浇水量,避免土壤过湿引起落果。

观叶植物豆瓣绿

又名胡椒草。它具有肥厚,光亮碧绿的叶片。树形姿态秀雅,四季常青, 深得人人的喜爱。是常见的室内摆设的小型观叶植物。 豆瓣绿为胡椒科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0CM,茎节为紫红色;叶互生,椭圆 形,肉质、表面具浓绿色的光泽,叶柄短。其变种为花叶豆瓣绿,叶边缘呈紫 红色,叶中央有黄白色或谈白色斑纹;其花叶种更为美丽。豆瓣绿原产于巴西。 在各地温室均有栽培。喜温暖温润的半荫环境,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5。; 怕高温,高温下叶片易变黄,浓绿色变淡,降低观赏价值。土壤要求不严,但 要求排水良好。 繁殖较简单,常用扦插,易成活。在夏秋季取健壮枝条,长12厘米,带3 —5片叶,直接插入砂床。叶插也可,保持湿润,一个月后生根。管理较为简 便,生长期每旬施肥水一次,土壤见于再浇水,水不官多,高温高湿茎叶易腐 烂。室内应放在通风有光处,避免徒长,影响美观。

红绒球

红绒球含羞草科、朱缨花属。也叫红合欢。头状花序腋生,花丝深红色。 原产毛里西亚岛。广东、台湾广泛栽培,作绿篱,供观赏。

爬山虎

爬山虎又名爬墙虎、地锦,原产我国,北起长白山,南至广东、广西,广 泛分布。为葡萄科落叶大藤本,是一种美丽的垂直绿化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 相似,枝上有卷须,卷须尖端有粘性吸盘,遇到物体便吸附在上,无论是岩石、 墙壁或是树木,均能吸附。叶由三片小叶构成掌状复叶,夏季枝叶茂密,用于 绿化房屋墙壁、公园山石,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降温,调节空气,减少噪音。 爬山虎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 繁殖采用播种、压条、扦插等多种方法,通常多采用扦插法,成活率达95%。 一年生苗株高可达一米。房屋、楼墙跟或院墙跟处种植,应离墙基五十厘米挖 坑,株距一般以一点五米为宜。在楼房阳台可以盆栽,苗盆紧靠墙壁,枝蔓迅 速吸附墙壁。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松叶菊

松叶菊又名龙须海棠,番杏科,三色松叶菊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花 单生枝顶,外形似菊科头状花序,其花与睡莲相似,每天早上及上午盛开,下 午逐渐收拢。花期3—5月,常用于盆栽观赏。

石榴

石榴又名安石榴、天浆、金罂,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另有适宜盆栽 的矮石榴。全国都有栽培。小枝四棱形,顶端呈刺状;叶对生成簇生。花萼筒 钟形,花瓣有红、粉红、白、黄等色,或红白镶边和相间。5—6月开花,素有 “五月榴花照眼明”之称赞。8—9月果实成熟,果皮革质、肥厚。 石榴叶、根、花、果皮均可人药,含有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等多种生物 碱,对绦虫、蛔虫有强烈毒性。临床应用: 痢疾、腹泻:果皮15—30克,水煎分两次服,连服3—5天。便血、咳血、 吐血:白石榴花3—9克,水煎服。驱蛔虫:根皮12克,南瓜子瓜15克,乌 梅6克,水煎服。透发麻疹:叶3克,樱桃核1·5克、芜荽子1克,水煎服。

芦荟

芦荟又称龙角、油葱,属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8—7月抽生花校,黄色 花朵下垂,花冠上洒着红色斑点。 芦荟全株入药,性寒,味苦涩,功能清热利湿解毒。含芦荟素、B—芦荟 素、异芦荟素、芦荟大黄素等。主治: 1、漫性肝炎活动期、肝原性低热:芦荟1.5克,胡黄连1.5克,黄柏3 克,水泛为丸,每天两次,每次吞服3克。 2、淋浊:鲜叶15克,水煎服。 3、指甲边沟炎:鲜叶一片,炭火上熨软后,取粘液涂患处,每日三次。 4、疗疮疖肿、烫伤、蜂螯伤: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猫儿菊

猫儿菊又名黄金菊,它不是公园里常见的麦杆菊,而是自然生长在北京、华北、 东北山区的野生花卉,株高30—6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6月中至8月中旬开 花,盛花期达一个月。盛花时节一片金黄。花朵直径达5厘米。插根育苗十分 容易。是城市绿地、花境、花坛值得利用的野花。沈阳市园林研究所已大量种 植。冬季能耐—35℃的低温。

山茶花,

又叫海榴、耐冬、曼陀罗、十德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公元604—617 年执政的隋汤帝在《宴东堂》中说:“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海榴之名被 山茶取而代之是在宋朝。诗人徐致中惊吟:“山茶本晚出、*不闻图经。迩来亦 变怪,纷然著名称。”山茶花1677年传人英国,1797年传人美国。1977年邓 小平访问美国,白宫宴席中央就装饰了1500枝盛开的山茶花。 山茶花作为世界名花是当之无愧的。白如玉的“童子面”稚笑灵盈,红如 火的“品红”热情奔放,粉若朝霞的“牡丹粉”风韵别致,紫似琥珀的“重楼” 威严豪爽……优良品种很多,举不胜举。 前人总结出茶花有十绝:根—轮*离奇;干——高竦四五丈;校—黝纠, 状如尘尾龙形;皮尺肤纹苍润;叶—丰叶如幅;花色盲艳而不妖;花期—次第 开放历二三月;插花一水养瓶中十余日颜色不变;树龄—三四百年尚如新植; 耐寒—性耐霜雪四季常青。 烂熳的山茶花,在天寒地冻的晚冬绽蕾吐蕊,直开到桃李芬芳的春天,给 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哪里的山茶花最好呢?这在明朝就已定论:“山茶按谱甲于滇”、“云南茶 花甲天下”。云南的山茶花,以树高、花大、种繁、质美闻名中外。祖种是滇 西的红花油茶,在高黎贡山西麓的腾冲县北云华公社多达两千亩,河木冲大队 一棵山茶的胸径竞达70多厘米。云南至今还存活着许多明代植的山茶——昆 明西山太华寺的“通草片”,东郊金殿的“蝶翅”,黑龙潭公园的“早桃红”, 晋宁县盘龙寺的“松子鳞”,丽江县玉峰寺的“万朵山茶”……四川、广东、 福建、湖南、浙江、江西和山东都有山茶花。自古以来,山茶花有红、白、橙、 蓝、绿色,独无黄色。1960年胡先啸教授等人在广西发现了黄色茶花。它十分 珍贵,雍容大方,清淡靓雅,定名为“金花茶”,为花中瑰宝。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借茶花歌颂了纯洁的红裳女郎。鲁迅的《在酒楼 上》用茶花表达了胜利喜悦之情……啊,可爱的山茶花!

百子莲

百子莲学名:AgapanthusafricanusHoffmgg。别名有百子兰、紫穗兰、紫 君子兰、蓝花君子兰。属于百合科,百子莲属。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有短缩根 状茎和粗绳状肉质根。叶带状,基生,排成两列,花草直立粗壮,高出叶丛, 花20—60朵成顶生伞形花序,鲜蓝色,花期7—8月。结蒴果,有种子多数。 百子莲是布置厅堂和阳台的好花。华南地区,也可露地种于花坛中。

水仙花

水仙花是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本草纲目拾遗》载:水仙花性寒, 味苦微辛,有理气祛风,疗心慌,治燥热,泽肌肤,润毛发等功效。五心烦热、 嘈杂不宁,用水仙花配伍荷叶、芍药为末服,颇有功效。口燥烦渴,可用水仙 花三朵泡茶饮。 水仙花朵含芬芳香油、丁香油门、桂皮酚等,提炼可制高级香精。用水仙 花草取物配制的天然化妆品,有除皱纹、润皮肤的效果。 水仙花的鳞茎中的粘稠液汁,含有多种生物碱,有微毒。皮肤过敏者触及 这种粘液,会出现皮肤红肿和痒痛症状,但适量服用有利尿作用。将鳞球去除 枯皮,与等量米饭捣成糊,可敷治乳痛、疮毒和疽肿等。水仙全草捣烂敷患处, 能治蜈蚣、毒蜂咬伤。用于鳞球、鸭蛋子等量,去皮同研,置于鸡眼内以胶布 固定,两三次就根治痊愈。《中药大辞典栽:水仙生物碱有抗癌和抗病毒活性, 代替伊米丁治疗阿米巴痢疾也有疗效。

龙船花

龙船花又名英丹、卖子木。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在广西南部,人们习惯称 它为木绣球。它花期特长,每年3—12月均可开花。 龙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常绿小灌木,高0.5至2米。老茎黑色有裂纹, 嫩茎平滑无毛。叶对生,几乎无柄,薄革质或纸质,长椭圆形或倒卵长椭圆形, 长8至13厘米,宽4厘米,先端短尖,全缘,有托叶,刺毛状。花红色或黄 红色,为顶生伞状花序,花冠细长,筒状,裂片倒卵形或近圆形,花冠裂片及 雄蕊均4枚。浆果近球形,熟时红黑色。 龙船花原产我国南部,广西南部有野生原种。龙船花十分适宜园林及庭院 作美化环境栽植,也适于盆栽观赏。 繁殖多用扦插法,于每年春暖后3一10月均可进行扦插繁殖。选取一年 生健壮枝条(过嫩不易成活,皮黑有斑过老枝条不易出根),剪成10—15厘米 为一段,除去基部叶片,扦插于沙床。插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50天左右 即出根,出根后约十天即可移植或上盆,放半荫处养护,待生根成活后,再移 至阳光充足处养护。待抽芽后再施追肥。生长期每月施追肥2次。苗高15—20 厘米,应剪顶一次,促其多发侧枝,早日丰满成形。老株需每年翻盆换土一次, 并于初冬进行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