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农业信息资源


钱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比较优秀和著名的农业网站,指出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总体规模小、设计不够精细、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信息的时效性差、有效信息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得到应用等不足。提出应该积极开展有关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信息资源系统化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加强基于网络环境的农业实用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丰富我国互联网上的农业信息资源。 

  前言 

  互联网上每天都有新的网站出现,也有网站消失,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如何从这种无序的海量的信息海洋中寻找有序的和有效的信息,即是十分令人头疼的,又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情报工作者,必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互联网中农业站点的动态变化,掌握农业信息资源分布的基本状况,才能有目的地去获取有价值的宝贵信息。我国互联风上的农业网站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000多个农业或涉农的网站。通过对其中数百个网站的分析以及和国外农业站点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绝大多数农业信息网站尚属于建设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本文试图介绍国外若干比较优秀和著名的农业网站的特征,探讨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以供参考和讨论。 

  国外农业信息资源 

  1.联合国粮农组织(www.fao.org )其站点提供大量的有关农业、经济、渔业、林业、营养、持续发展、食品安全、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有机农业等方面的项目、技术合作、出版物和信息。 

  2.美国农业部(www.usda.gov)发布美国政府的农业计划、政策、机构、项目等详细信息,并有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支持。   

  3.美国农业图书馆(www.nal.usda.gov)美国权威国家农业图书馆,拥有AGRICOLA数据库,提供对大量的出版物和各种数据库的检索。发布农业事件日程和新闻。 

  4.AGNIG(www.agnic.org)农业网络信息中心The Agri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AgNIC)是国家农业图书馆、大学、机构以及政府其他机构自愿组成的联合体,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子形式的农业信息和检索服务。 

  5.CAB International (www.cabi.org)CAB International 出版应用生命科学方面的书籍、期刊以及电子出版物,开展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生物统计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和培训,提供信息与知识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其网站主要有动物和兽医、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作物保护、人类健康、自然资源与环境、植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栏目。 

  6.CGLAR(www.cgiar.org)CGLAR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合作以及政策支持为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和摆脱贫穷做努力,在保护环境的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其网站介绍大量的出版物、图片、会议、研究等信息以及检索服务。同时可以链接到基下属的十几个机构。 

  7.Agnet UK Agriculture (www.agnet.co.uk)Agnet网站提供英国农业与园艺字典与分类索引,进行专业检索和相关描述,是英国一家著名农业站点。 

  8.AGZONE(www.theagzone.com) 是美国一家农业电子商务站点。提供新闻、市场价格、厂家等信息,并能对农业化肥等生产资料数据库进行详细检索服务。
 
  国内农业信息资源 

  1.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发布部令公告,新闻报道,开设科技教育信息网,种植畜牧兽医信息网,农机化信息网,菜蓝子信息网,种植业信息网,农垦信息网,饲料信息网,包装信息网,水产信息网,绿色食品网,中央农广校,供求热线,企业之窗,合作项目,新品种等栏目。 

  2.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www.caas.net.cn)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主办,主要有本网导航,科技机构,科技报刊,科技市场,数据库,供求信息,搜索引擎,常用站点,多上图书馆,内部网,企业之窗,专家论坛,信息服务等栏目。 

  3.中国农业在线(www.agrionline.net.cn)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绿远公司主办,开设今日要闻,科教新闻,科技,教育,专家论坛,经济,专题,人才,法律,企业,等栏目。 

  4.中国农业专家热线(www.agric138.com.cn)国家科技攻关019项目,农业专家热线,企业加热线,科技专家热线,农民热线,决策者热线。 

  5.中国北方农业信息网(www.agri.net.cn)辽宁省信息中心主办。提供新闻、种子、农业科技、生产资料、林果、畜牧、饲料、渔业、花卉、农产品市场、国际粮食市场、农作物虫害预报与防治、致富信息、农事问答、法律法规、重点招商项目等信息。 

  6.金农网(www.agrie.com)广东金农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主办,设有产品橱窗,供求信息,国际农贸,价格行情,网上博览,科技咨询,农业新闻,农业法规,中国农业,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等栏目。 

  7.农网(www.nong.net)中国农业科学院与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TCL在线有限公司、洛阳春都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融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浩(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的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网上农业B2B交易平台。开设商情快递,行业新闻,企业快讯,市场分析预测,专家论坛等栏目。 

  8.陕西农业网(www.agri.sn.cn)陕西省农业厅主办,设有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查询数据库,农业法规,统计数据,农业论坛,市场热线,农业投资项目栏目。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 

  通过我们对数百个农业网站的分析以及和国外农业网站的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总体规模小,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尽管基本覆盖农业的各个方面,但仅占全国网站总数(30000个)的7%左右,站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几个城市。质量比较好的站点为数不多,整体上与其他行业差距明显; 

  2.设计不够精细,网站页面静态的多,动态的少,缺乏网站导航,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差,站点不够生动,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 

  3.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网站内容多呈现低水平的重复性盲目建设,总体比较匮乏,数据库的内容多为文本型的,以文献为主,涉及的领域也比较狭窄,多媒体信息和全文数据库更少,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数据库的利用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信息的时效性差。过时信息多,第一手的信息和第一时刻发表的信息缺乏,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发布信息的深度也明显不足; 

  5.有效信息少。网站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低,用户获取得不到有效的信息,造成重复访问率和页面点击率低; 

  6.缺少优秀的农业信息专业搜索引擎实现信息导航。农业信息自动分类和判别技术、农业信息机器辅助翻译技术、农业信息远程采集和发布技术、多媒体信息制作技术、WEBGIS技术、虚拟网技术和分布式网络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等还没有很好地得到应用。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规划和布局;必要的资金支持、信息网络的管理建设与人才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尽快地发展我国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笔者建议应该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建议

  1.开展有关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 
  开展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政策、规划与战略研究,制定并完善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和信息共享政策、信息安全和保密政策等,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机制,并跟踪世界农业信息高新技术发展动态,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开展防止网络环境下黑客的猖獗攻击以及保护国家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建立我国农业信息安全体系。制定网络农业信息分布和分类编码等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运用信息标准化技术实现信息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共享与传播。 

  2.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 
  虚拟网(VPN)是利用 Internet作为介质,构造数据传输隧道,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验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构建供特定的用户群使用的信息共享和共建的专用信息网络环境。VPN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降低信息资源的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信息资源开发的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应该制定农业虚拟专用网的规划,建立具有国家级农业信息区域中心和地区级农业信息区域中心的农业信息虚拟网示范系统,合理分工,利用区域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形成统一协调的农业信息组织管理系统。同时开展基于农村三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一体化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示范,直接向农村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建立多语言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农业专业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突破语言瓶颈,面向全世界,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国际交流。 

  3.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系统化建设 
  对已经建立的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库、农业宏观经济数据库、农业科技管理数据库和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实现标准化和网络化,做好建设规划,进行持续的、系统的信息资源基础建设,进行我国农业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环境,丰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立以我国主要农作物为主的多媒体事例数据库群,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的概念检索和图象检索,利用基于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数据开采和知识发现技术。通过对无序的、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开采,有效地提取有用的和有序的信息和及时地发现知识,组织和发布高质量的二次或三次专业信息,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和过程控制,使数据成为为人类思维决策和战略发展服务的资源,全面提高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含金量。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对已经实用化的并能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应用系统进行完善和改造,尽快实现网络化应用。开展网络农业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分类判别技术和信息发布技术的研究,开发农业信息专业搜索引擎,建立农业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发布一体化实用系统及多媒体服务系统平台,智能多媒体技术将具有推理功能的知识库与多媒体数据库相结合,形成智能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将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维空间搜索技术、视音频信息特征和语义抽取与识别技术、知识推理技术等用于多媒体数据库的内容检索技术,利用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开发面向农村的交互式农业科技和农业成果的远程推广系统、可视化农业远程教育系统以及远程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视频会议、语音应答系统),建立农村远程诊断、远程咨询服务、远程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示范工程。 

  5.加强基于网络环境的农业实用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软件是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利用与平台无关的基于知识和模型的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将进一步丰富网上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环境模型库,实现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和基于标准的程序目标化,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信息产品的开发成本。同时利用模拟模型技术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作物生长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和基于作物模型的实用生产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应用WEBGIS技术推出更多的农业信息地图产品。 

  结语  

  江泽民主席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指出:人类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找到新的途径。同时他也强调,我们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大量的农业信息源(网站)提供的海量信息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新型资源。因此在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将推动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迎接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和规划、集中人力和物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全面提高互联网上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