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养殖火鸡带来好效益


市场分析 火鸡在国外很受欢迎,早已进行工厂化规模养殖。我国虽然引进时间不长,但因火鸡生长快、个体大、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食草节粮等优点,被列入“国家星火”致富开发项目,前景很好。

  经济价值 火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其他禽类高20%,而脂肪含量则低21%,且胆固醇含量低。火鸡以食草为主,肉质鲜嫩,无膻无臭,味道醇厚可口,老少皆宜,既能适应高档餐桌,亦能满足普通家庭,是滋补营养和美食兼备的佳品。

  养殖效益 火鸡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火鸡是草食动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饲养除青草外,每只每年只需投入水电费饲料费20元,可收入80~100元,投入产出比在1:4~5。正常情况下,140天重型火鸡公鸡可达16~20公斤,母鸡可达9~15公斤;中型火鸡公鸡可达13~15公斤,母鸡可达8~10公斤;轻型火鸡公鸡可达10~12公斤,母鸡可达5~8公斤。

  产肉率高 火鸡有发达的胸肉和腿肉,占活重的40%以上,活体屠宰率达64%,胴体屠宰率达85%以上。

  繁殖力强 人工孵化每只火鸡可年产180枚蛋,自然孵化可年产80~100枚,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火鸡一般生长发育到6~7月龄开始产蛋,每产15~25枚蛋时开始抱窝,孵化期26~28天。小火鸡出壳后10天左右开始产蛋。产到15~25枚时,再次孵化,生产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采用人工孵化,不让母鸡抱窝,则可持续产蛋。

  易于管理 火鸡在美洲原是野生动物,以秸秆、嫩叶、籽实、昆虫为食,能够抗热耐寒,风餐露宿,适应各种恶劣条件。人工饲养,一切农作物秸秆粉碎成粉拌匀,均可作为火鸡饲料,舍饲、放牧均能适应。农村每人饲养300~500只不影响本职工作。仔火鸡出生重、大,成活率高。一般刚出壳的火鸡体重可达110~130克,成活率在95%以上。

  品种选择 火鸡品种很多,如尼古拉火鸡、贝蒂纳火鸡、青铜色火鸡等。青铜色火鸡由野生火鸡驯化而成,在我国饲养约有150年历史。其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放牧,增重快,有较强的耐寒力和抗病力。交配、产蛋、自行孵化能力较强。适宜农村散养。

  注意事项 我国农村散养的火鸡,多为自养、自繁,近亲交配多。因此,在有些地区的品种已显著退化。退化后的火鸡表现为个体小,生长慢,产蛋少,产肉率低等劣质性状。避免的办法是:户与户、村与村、县与县之间,用1~2年的公火鸡互相串换使用。还可以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纯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