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镜头连载补充:适马AF24/1.8EX DG Asp Macro


超广角镜头连载补充:适马AF24/1.8EX DG Asp Macro

一、资料来源及作者: 原文见摄影与摄像2001年第11期,王三丁。

二、镜头技术规格(结构、尺寸、重量、最近摄距、视角、光圈叶片数量等):
10片9组,长80mm,直径83.6mm,485克,滤镜77mm,前后组镜片使
用了2片非球面镜片,最小光圈F22。
最近0.18m,视角84度,放大倍率1:2.7。
光圈叶片9片,光圈收缩至F2.8时仍接近圆形,小于F2.8时呈规则的多边形。

三、对焦及自动对焦和遮光罩的情况:
从0.18m至无穷远调焦环转动约75度,其中从0.5m至无穷远转动仅15
度,把4/5的行程都让给了微距摄影,由于采用了浮动对焦系统,在最近摄距时镜头
伸出约6毫米,但前组镜片并不转动,方便使用滤光镜。对焦速度不及佳能镜头,对
焦噪音较大,未使用适马的HSM超声波马达,在光线较暗的场合下自动对焦显得有些
犹豫。

四、手感及机械做工:
有相当的体积和重量,随镜头配有一只花瓣形遮光罩和一个深绿色镜头
袋,遮光罩和镜筒同为黑色磨砂处理,其间带有细微的金属亮点,很有金属质感。手
控对焦时阻尼适中,手感顺滑,无任何阻滞。AF/MF转换不如佳能原厂镜头。作为专
业级EX镜头,其防尘防水性能较差。

五、镀膜及镜片制作质量:
镜头镀膜呈紫、橙、黄、蓝色,镜片通透洁净。

六、成像质量总评:
表现令人满意。

七、畸变校正:
该镜头的畸变校正相当出色,仅在微距状态翻拍画面边缘有明显横线条
的平面图片时有不足1%的桶形畸变,而在普通摄影时畸变则微乎其微,肉眼几乎无
法觉察。

八、渐晕控制:
由于采用了非球面镜片和DG非晕角光学设计,在最大光圈F1.8时,未
见明显的暗角现象,画面边缘与中心略有差异,有轻微像散,反差略小。值得一提的
是,该镜头在使用普通偏光镜时没有暗角现象。

九、逆光控制:
眩光在各光圈下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在侧逆光和逆光情况下建议使
用遮光罩,以避免出现眩光。当处于点光源逆光摄影时会出现少许光斑。

十、色彩还原:
色彩还原饱满亮丽。

十一、解像力及反差:
在最大光圈F1.8时,画面边缘与中心略有差异,有轻微像散,反差略小;
光圈收缩至F2.8时,像质有明显提高,基本能接受。到F4时,画面中央与边缘在色
彩和分辨率上已没有明显差别,画面整体解像力和明锐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影像反
差适中,画面细节依稀可辨,成像质量令人满意。F5.6至F16成像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色彩还原饱满亮丽,影像清晰明了,明锐度很高,整个画面明暗层次丰富,过渡自然;
最小光圈F22时像质有所下降,但要好于F2.8时。微距状态下该镜头的成像良好。
在翻拍同一画面并采用同一放大倍率时(1:4),特别与腾龙SP90/2.8镜头做了一
番比较。试拍后发现,在相同光圈条件下(F5.6和F8),适马AF24mm/1.8的细节表
现能力和反差略逊于腾龙90/2.8(广角镜头的分辨率一般没有标准镜头和中长焦微距
镜头高),但明暗过渡则比腾龙SP90/2.8自然。在放大倍率1:2.7的近距摄影时,
由于摄距只有0.18m,所以此时前组镜片距被摄物只有几厘米,须取下遮光罩,以防
止其遮挡光线。

十二、photodo的测评:

十三、photozone的评分:

十四、综合评价:
有较高的光学素质、良好的机械性能,较低的价格,是一只优秀专业镜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