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镜头连载:四、手感及机械做工:
1、尼康18-35:做工精细,哑黑涂层有金属质感,分量适中,晃动变焦环、调焦环和前镜筒均
没有一点松旷,调焦手感好有阻尼,操作手感很好。
Photozone评分:61分(次低分,有点奇怪)。
2、尼康12-24
Bjorn:在体积和重量上和14/2.8相似(约为0.5公斤)。镜头的构造性不错,然而我测试的这支
镜头的对焦环却有些松垮。这支镜头的口径为77毫米。
3、尼康20:手控调焦环宽11毫米,手控调焦很顺畅,手感很好。F2.8至F22共7档光圈。整体上
看,镜头制作很精细。
Photozone评分:78分。
4、尼康24/2:
孙大龙:优点是成像好,手感好。金属镜筒结实耐用。
采色龙:精致耐用。
Photozone:100。
5、尼康24:
Photozone评分:83分。
6、佳能20-35:
jesseli说:“东西真好,从此原来的28-105成了备用头,配上30好看死了(但一定得要加上遮
光罩)。内对焦,内变焦,环形超声波马达,全时手动,等等等等。”
tantan说:“内调焦、内变焦,变焦时镜身不伸缩,所以防尘性好,不象C的28-135、28-105等
头,变焦时镜头伸缩,很容易吸进灰尘”
美国大众摄影评论这是一支小巧轻便的镜头。对焦环和变焦环阻尼中等,变焦环较宽(12mm),
橡胶包裹带有纹理,易于操作,塑料对焦环(宽7mm)较窄。有对焦距离及红外线对焦刻线,但
没有景深刻线。内置超声波对焦马达快速安静。佳能的自动/手动对焦切换纽易于操作。镜头前
片有特别的内置长方形挡板,用来控制眩光,在一些光亮的场合起到遮光罩的作用。
Photozone评分:72分。
7、佳能17-40
点测:镜头做工精致,附有软质镜头皮套,镜头造型和16-35mm差不多,身高矮了一点,重量轻
了一点,但是同样的红圈,雾面镜身,以及精致的做工。变焦环和对焦环阻尼感也较好。接环加
上了防滴防尘的橡胶环,装上Eos3密合度极好,镜头后端还装有一个内嵌明胶滤镜托架。从资料
上看,该镜头同时适用于135胶片相机和DSLR。
琴剑:两支头(16-35/2.8L和17-40/4L)做工上都非常精致,手感,操作性也难分伯仲,变焦
环,对焦环阻尼适当,操作灵活,都体现了L头的特点。17-40相对较轻,不若16-35有压手感,
但配在3上,感觉很好。
鞠烽:镜头的设置按钮、变焦环和调焦环、镜头卡座都有硅胶密封,其防尘、防潮能力与EF16-
35mmf/2.8LUSM相同,即便尘土很大或在下雨等潮湿环境中也能使用(前端应加保护镜)。
Photozone评分:
8、美能达20-35:
Photozone评分:71分。
9、美能达17-35:随手把它放在掌心上,手感很好,觉得制造工艺非常精致紧凑,同其他专业
头的感觉有所不同。附带皮套给人一种粗胖的感觉,甚是可爱,而且这个皮套的做工精良。该
77mm口径的头总体看来其实很小。不过不要被它的体积给蒙骗,掂在手里,哇!沉!看来这个头
确实让人感觉到什么是高密度的滋味了。重量为600g,价格为$1599,平均每克为2.7美刀。由
于镜身长度的原因,这个变焦头的变焦阻尼做得不如28-70mmG的大,不过手感也不觉得很差。
Photozone评分:91分。
10、适马17-35:
(A)横看其镜身,通体磨砂处理乌黑无反光,其间带有细微的金色亮点,豪华典雅、气质不
凡,金属质感很有尊贵派头;
(B)14毫米宽的凸起条纹橡胶变焦环与22毫米宽镜头调焦环10毫米宽凸起条纹橡胶调焦操控
环,在使用中感觉太窄,不便握持,变焦转动从17毫米转到35毫米焦距段转动49.5度,手感舒
适,阻尼均匀适中,不滑不涩十分顺手;
(C)在17毫米和35毫米,镜头会有3毫米的伸出,是镜头的最长状态。(D)镜头尾部采用不锈
钢材料制造,光洁耐磨,卡口座内圈有7颗金色电子触点。
Photozone评分:78分。
11、适马15-30:通体哑黑色无反光处理,固定花瓣式连体遮光罩,遮光罩上附有保护座,保护
座上又设通常的镜头盖,所有标志均为纯白色印刷,工艺讲究,视觉感受雅致。加上镜头体积颇
大,很“专业”。紧靠镜头接口为9mm宽光圈调节环,接着是23mm宽的变焦环,然后是42mm宽的
调焦环,变焦环、调焦环手感舒适,阻尼感适中。变焦环和调焦环以及光圈环均采用竖线形凹凸
注塑工艺。
刚好说“15-30比28-70/EX的做工在外表上感觉精制很多,遮光罩是金属的,整个镜身很扎实,
对焦和变焦也比28-70/EX顺滑,现在每天都带在身上,用的也比较频繁,买来到现在还是很满
意的。”
12、适马20-40:
13、适马20: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做镜筒,给人感觉其结实程度远不如尼康,再有该镜头使用82
毫米UV滤镜,然而镜筒前端稍用力一捏就变形,既然镜头不是一次性的,不知镜筒为何设计得如
此单薄。调焦环与镜头接触比较松,使作者不免增加疑虑,是否在刮风时易进灰尘,下雨时会进
潮气,严寒时能否结冰等等。
张晨:威猛、漂亮的外形:首先是它的外形,那通体的黑色磨砂亚光镜身加之令人晃眼的金色环
线圈,凸显高贵的身份。将它装在机身上体积达88.6mmX87mm的敦实粗大镜身还真有点唬人。笔
者曾有一次携带它去北京国展中心,漫步其间时胸前的镜头不知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眼光,赢得了
很高的回头率。但也有人评议它的用料显得单薄,惟恐其寿命不长,可能因为是采用推拉对焦环
来进行AF和MF的转换,而这个环里设计有离合回复弹簧因此会造成对焦环松旷的假象。反正我使
用后感觉一点都不是个问题,塑料材料的镜身并没有他人想像得那么差(况且还不是一般的普通
塑料呢),与机身的配合也是严丝合缝,使用中没有任何影响。
14、适马24:有相当的体积和重量,随镜头配有一只花瓣形遮光罩和一个深绿色镜头袋,遮光罩
和镜筒同为黑色磨砂处理,其间带有细微的金属亮点,很有金属质感。手控对焦时阻尼适中,手
感顺滑,无任何阻滞。AF/MF转换不如佳能原厂镜头。作为专业级EX镜头,其防尘防水性能较
差。
15、图丽20-35/3.5-4.5:
Photozone评分:一代72分,二代85分。
16、图丽20-35/2.8:M/AF对焦选择钮外还有推拉离合装置,使手控对焦的手感更接近于手动镜
头。除变焦环和调焦环采用了橡胶防滑饰皮外其余部位均采用金属加工,表面涂有磨砂状黑漆。
数字放弃早期蚀刻上色,采用丝印方法降低成本。
Photozone评分:95分。
17、图丽19-35:表面镀层为较轻的塑料,外观漂亮。变焦环和对焦环均以橡胶包裹,橡胶环上
突出的纹理用不同的方向以示区别,靠近镜身的变焦环为斜向纹理,前部的对焦环为横向纹理。
变焦环阻尼好,足够紧,不会发生滑动。对焦环转动很方便,但会发出轻微的刮擦声。没有景深
刻线。
Photozone评分:74分。
18、图丽17:外观方面,新款镜头可称得上仪表堂堂,金光环绕,耐久麻面,增大的外径,但是
新款的遮光罩为塑料的,不抗击。手控用家会发现3.5与5.6之间没有4档。
Photozone评分:85分。
19、腾龙19-35
黄其昆:(1)调焦时镜头的前组镜片并不转动,这对于使用偏振镜是很方便的。
(2)滤镜使用说明:选择滤光镜时,最好考虑薄型滤镜,以免在拍摄时可能会遮挡画面的四
角。另外还要避免同时使用两块以上的滤镜,在选购滤镜时,如不放心,可以实验一下:将滤光
镜装在镜头上,镜头的焦距调到19mm处,并将光圈收至最小。然后再按相机的景深预视接钮,仔
细检查画面的四角是否被遮挡。
(3)该镜头的光圈叶片有8片之多,最近调焦距离为0.5米,并附送一只花瓣型遮光罩,通过卡
口卡在镜头的前端。镜头盖上的卡簧捏手不论是用手捏盖的中部还是盖的边缘都很顺手。尤其是
在套上遮光罩后,盖上或取下镜头盖更是方便。
20、腾龙20-40:影子武士说:“感觉做工不如原厂精美,对焦环有点松旷且无防滑纹(一分钱
一分货).”
Photozone评分:73分。
21、腾龙17:沉甸甸压手,从0.25米至无穷远,调焦环旋转全程需120度左右,手控调焦,该镜
头调焦环也很窄,只有7mm宽,调焦时不太方便,调焦环上有橡胶压花饰皮,整个调焦环旋转很
顺畅,既不松旷,也没有任何阻涩感。镜身为黑色,光圈刻度为白色凹刻,很耐磨,整个后镜组
伸出来象个小圆柱,最后一片镜片是一片凹透镜,镜面最高点几乎与镜组外角边缘平齐,极易受
伤。F3.5至F16有半档定位,定位准确,档位清楚,松紧适度,定位的声音也比较清脆,拍摄时
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有经验的人仅评手感也可找到所需光圈位置。镜头最前端有一圈约4mm的
突出边缘。以保护最前端的镜片。最前端镜片为一凸透镜,最高处几乎与镜头边缘平齐,极易受
伤。
22、阿萨特20:调焦环宽13毫米,转向和尼柯尔镜头相同,调焦手感不错。F2.8至F11之间有半
档光圈,F11与F22则只有整档,光圈调节手感有些繁杂,定位不够明显,各档光圈数值处均有
刻线,所有数字和刻线都是凹刻上漆,有的模糊不清。同时该头虽为手控镜头,但没有装尼康手
控镜头特有的测光联动叉。
23、威达19-35:高强度亚光工程塑料制造,整体感觉外观及装饰工艺不好,遮光罩和镜头盖的
耐划伤能力差,调焦手感阻尼感欠佳,对焦环强度不高,手控对焦环制作比较薄,无景深标尺。
Photozone评分(制造质量):37分(最低分)。
24、威达24
曹力:(1)手感及机械做工:这个镜头外观漂亮且坚固,黑亮的外表涂漆上,距离数据、光圈
值和景深刻度均为刻印,频繁使用了很长时间也未见磨损。以厚实的橡胶包裹着的对焦环转动平
滑、柔顺,让人不由得赞叹到底还是手控镜头的对焦手感好。对焦环上英制距离数值为红色,公
制的为白色,有红外线对焦标记,非常清楚。不锈钢接环加工精度很好,不管是卡在宾得P一30
机身上还是我的理光XR-8S机身上,均配合紧密毫无松旷。镜头的光圈环手感松紧适度定位明
晰,只是没有半挡定位,不过还是可以把光圈确定在两挡之间的任意位置。
(2)光学组件的加工:镜筒内部消杂光的活儿做得比较一般,内壁最大黑度不亚于佳能业余镜
头,镜片也非常干净通透,但是光圈叶片上的防反光涂层和镜片边沿涂黑工艺不甚理想,从某个
角度上看反光稍稍偏大了一些。
25、理光21:坚固的镁合金模铸机身。
26、福伦达12:
27、福伦达15:
28、福伦达21/4:
29、福伦达21/2.8:这枚金属镜身的镜头在同焦长和光圈的镜头中显得十分轻巧。镜身为漂亮
的哑光银色,黑色或红色的对焦距离刻线、光圈刻线和景深刻线均大且易认,有红外线对焦标
记。带棱纹的对焦环握持性极佳,对焦操作十分顺畅,阻尼略嫌小,前端滤镜环在对焦时不转
动。根据使用相机机身和三脚架的不同,三脚架的云台部分可能会触碰到镜身上直径相对较大的
对焦环。光圈环全程半挡和整挡定位均有定位感,干脆明确。与镜头配套的螺纹旋入式圆形遮光
罩对直射光线提供了实用的遮蔽。因为21mm的超广角超过了旁轴取景相机的取景器视角范围,这
支Kobalux镜头配备了一个独立的光学取景器,使用时插入相机的闪光灯热靴即可。它也是与镜
身类似的哑光银色,提供了清晰、没有变形的取景影像。不过取景的舒适度一般,大多数使用
者,特别是戴眼镜的人,观看阿尔巴达取景器(*)的取景框边缘有困难。另外,该取景框还有点
状近摄矫正线。*阿尔巴达取景器:照相机取景器的一种,其结构特点是在一片正透镜之前安装
一片后表面半镀银的负透镜,取景器视场角大于照相机镜头的视场角,但用一个经反射面反射的
亮框来显示取景范围。
30、康太克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