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举高 通讯员齐国强报道 以往,河南新野县农民总是一把火将麦秸秆烧掉,而如今,在新野农民眼里,麦秸秆已由“草”变成了“宝”。 喂养牲畜的好饲料。新野县的农民,长期以来就有养牛的习惯,据了解,新野县11.66万农户中70%以上都喂养牲畜,年出栏量达14.43万头。丰富的秸秆则是发展养殖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新野农民把小麦秸秆收集起来,妥善地存放在自家的地头或场院里,经过农业专家的指导,大部分农民掌握了小麦秸秆青储氨化技术,建成永久式水泥青储氨化池1.32万个。农田里再也看不到烧秸秆的现象了。 菜园地里的好肥料。新野的小麦秸秆除了喂牛之外,还是菜园里的好肥料。新野城郊乡是中原第一蔬菜大乡,每年的夏季有不少农民收集麦秸,酿造高温堆肥,经过一个夏季的高温发酵、沤制,到了秋季变成了蔬菜的营养补品。据了解,城郊乡5.2万亩无公害蔬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菜地使用高温堆出来的土肥。菜农一亩地不仅少投资15元,而且还使蔬菜达到了无公害标准,价格比过去高三至四成。 造纸厂的好原料。近两年,一种新的现象在新野农村悄然出现:1000多名农民变成了“麦秸贩子”,他们走村串户收购小麦秸秆,然后运往各地的造纸厂销售。一方面,麦秸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一大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周边造纸厂的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