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郝东方报道 自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用电高峰时段拉闸限电的省份已达24个,在“电荒”成为大众关注焦点的同时,城市照明建设也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关闭城市景观照明”、“让电于民”成了主流呼声,甚至有些城市认为,“电力如此紧张,还搞什么城市照明建设、做什么城市照明规划呢?” 9月20~21日,中国照明论坛——2004城市夜景照明及体育运动场馆照明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荣浩磊就上述问题表示,城市照明不应取消,而应通过科学手段节能。
荣浩磊赞同在电力资源紧张时期,适当关闭部分城市非功能性照明,以缓解居民生活用电压力,但不认同因此而一概否定编制城市照明规划、进行城市照明建设的做法。他认为,正是当前的用电紧张而对编制科学的城市照明规划、进行高技术含量的城市照明建设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形势下,城市照明系统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并非单纯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有着巨大而急迫的实际需求。” 荣浩磊指出,不能因噎废食,过于抑制城市照明的建设。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第一次能源危机的影响,美国曾大幅度降低城市公共照明的水平,但继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增加、犯罪率升高、商业与旅游业滑坡,最后政府不得不再次提高城市照明的水平。
荣浩磊强调,城市照明并非电荒的主要成因。他在综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指出电荒的主因是:高耗能工业的用电需求高涨;电源建设开工不足;电源结构失衡,火电所占比例过大,煤荒加剧了电力紧张;持续高温、干旱。而城市照明用电所占比重不高,北京市路灯用电量占北京年总用电量的千分之三,上海景观照明的最大用电负荷约占全市总用电负荷的百分之二。
关于节能的手段,荣浩磊认为,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城市照明规划与设计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将适量的光送到合适的地点,是科学的城市照明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城市规划管理而言,可控制的照明设施主要有公共交通、城市绿地、重要建筑与广告标识照明,其照明应建立明确可行的节能标准。
其次要合理选择光源、灯具,许多照明效果不佳、浪费能源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光源、灯具的选择不适当。在灯具设计上,我国现阶段照明工程往往由灯具供应商、工程公司附送方案,但由于利益驱动原因,供应商往往在选择灯具品牌上有倾向性,难以保证最佳效果,灯具数量上也是多多益善,使得能耗增大,业主表面是省下了设计费,但在灯具采购和后期运行维护中将付出数倍于此的代价,因此我国应尽快规范照明设计市场,并建立专业的照明设计师队伍。
在灯具选择上,由于国内灯具多是业主作最后决定的,而业主往往关注灯具的外形,缺乏对其光效、节能问题的认识,因此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提高照明设计师的地位对最后的工程效果很重要。
灯具的安装也应严格按照设计实施,并由照明设计师认可才能通过验收。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照明学会、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国际半导体照明工程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北京照明学会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