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海啸专题


就在 即将过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这次海啸因其波及面之广、造成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数之众,被联合国称之为“近几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自然灾害--海啸及其危害,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刊出相关的知识。

  1.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由于海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海下塌陷和滑坡等产生大规模的海水剧烈“抖动”,从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巨大海浪,称之为海啸。

  这种海水剧烈的“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而这种原因引起的“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抖动”,具有相当大的力量。

  2.海啸产生的原因?

  海啸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震活动,海下的山崩,以及宇宙的影响。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
 

海底山崩


  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移动,引发海啸。
 
  宇宙的影响
 
  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头,除非扔进大量的石头,否则不会引起海啸。当石块冲击水时,从落水点处向外会引起阵阵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中,这些微波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