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展史话——向人类“进化”


  •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飞跃,它正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渐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完善自己。研制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机器人研究的梦想之一。类人型机器人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1997年,日本本田公司率先研制出第一台类人型步行机器人样机。目前,机器人正在进入“类人机器人”的高级发展阶段,即无论从相貌到功能还是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都向人类“进化”甚至在某些方面大大超过人类,如计算能力和特异功能等。类人型机器人技术,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程序设计、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等众多技术于一体。专家指出,未来的机器人在外形方面将大有改观,如目前的机器人大都为方脑袋、四方身体以及不成比例的粗大四肢,行进时要靠轮子或只作上下、前后左右的机械运动,而为来的机器人从相貌上来看与人无区别,它们将靠双腿行走,其上下坡和上下楼梯的平衡能力也与人无异,有视觉、有嗅觉、有触觉、有思维,能与人对话,能在核反应堆工作,能灭火,能在所有危险场合工作,甚至能为人治病,还可克隆自己和自我修复自己。总之,它们能在各种非常艰难危险的工作中,代替人甚至超过人类去从事各种工作。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的拟人机器人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上帝创造人类,两条腿是最美妙的杰作。”一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的机械专家们以解决机器人两条腿的问题,作为机械和自动化领域的最高目标。让机器人也向人一样用两条腿走路并非易事,日本的加藤一郎率先攻克了这道技术难关,他最早研制成功用双腿走路的机器人,因此被称为双腿走路机器人之父。现在双腿走路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像人一样一步接一步地两腿轮流行走,并且能够翻跟头。

4脚机器人,它走起路来形似动物奔跑

    
            

  文明于世的日本机器人之父加藤一郎,他率先研制成功双腿走路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手爪是机器人身上最精彩的部分,它正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笨拙发展到灵巧,机器人的手指已可以与人手媲美,它能捏住一支花,握住一枚鸡蛋,抓取任意一件东西。机器人的手被称为终端执行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机器人的手是最受重视、也是最有用的部分,因此机器人手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这种三指机器手可以解开和系紧皮带     

         

 

机械手的研究是机器人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工业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手

 

日本东芝公司制造的一种机器手可以轻轻地
           拿起一朵花,样子很优雅

  

三指机器爪

 

双脚步行机器人:轻巧,行走更自然              

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台定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类人一样的头部、眼睛、脖颈、身躯、双臂与两足,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这台类人型机器人实现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快速自如的动态行走;从只能在已知环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的环境中行走;行走频率也由每6秒1步,提高到每秒2步。在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结构、协调运动规划和控制方法等机器人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获得了机器人神经网络系统、生理视觉系统、双手协调系统、手指控制系统等多项研究成果,将我国机器人技术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类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类人型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不仅可以在有辐射、有粉尘、有毒等环境中代替人们作业,而且可以在康复医学上形成一种动力型假肢,协助截瘫病人实现行走的梦想。

    作为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类人型机器人集机、电、计算机、材料、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一直是发达国家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之一。
    作为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类人型机器人集机、电、计算机、材料、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一直是发达国家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之一。

与人交谈的机器人                    

NEC具有会话识别功能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