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23-哆来咪 > 音乐资料 > 学习相关 > 第二课堂 > 音乐欣赏 >> 迷人的火塘-唱歌课(人音版第十册第二课教学参考)

迷人的火塘-唱歌课(人音版第十册第二课教学参考)

简介:迷人的火塘-唱歌课 新人音版音乐教材五年级第10册第2课《欢乐的村寨》唱歌课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以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表演《迷人的火塘》 教学基本要求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
  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是“”的缩短,而“ ”与“”是同一种形式,而“ ”是
”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的切分音的形式。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6.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7.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8.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9.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10.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
  11.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


  各族儿童联唱表演 教学基本要求
  1.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
  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
  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听辨活动
  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
”,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
  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学吹竖笛 教学基本要求
  1.练习音阶:
  1=C
  
  2.学吹《敖包相会》。
  (1)教师示范吹奏。
  (2)在教师指导下学吹。注意八度大跳及切分节奏。注意3小节换口气,在吹奏乐句时注意气息的控制与乐句的完整。
  3.学习“”的指法并实践吹奏《樱花》。
  (1)学习“”的指法。练习曲:
 
  (2)《樱花》最后4小节:
  
  (3)《樱花》全曲吹奏,注意二小节换气。
   先教师示范,后在教师指导下吹奏《樱花》。
  4.吹奏古曲《苏武牧羊》。
  (1)教师示范吹奏。并结合介绍苏武牧羊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生自学练习吹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请学生自荐、自告奋勇表演,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要以表扬为主,给以鼓励,并指出不足,给以纠正。
  (4)集体吹奏《苏武牧羊》,教师点评。

[作品分析]

   歌曲《迷人的火塘》
  《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前乐段的两个乐句旋律平稳,缓缓下行,4个小节最后都是切分音,并构成了级进式下行音调(3—2—1—),表现了抒情、幽静的意境。第二乐段是复调性质的二部合唱,前乐句旋律上扬,仿佛是火苗越烧越旺,欢乐的情绪也随之高涨,后乐句的句幅作了扩充,并连续运用了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成的切分节奏,富有动感,气氛更为热烈;句末出现了第一乐段中的音调,但落音由la变化为do,形成了羽调式与宫调式不同调式的色彩对比。最后以舒展的尾声“啊”使侗家的欢乐歌声飘向夜空,久久回荡。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北京喜讯到边寨》、《巴塘连北京》。
  第二课时:《阿佤人民唱新歌》、《迷人的火塘》,切分音讲解及听辨活动。
  第三课时: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竖笛吹奏训练。

[相关资源]

                  查看迷人的火塘简谱      查看迷人的火塘线谱      查看本册电子版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