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残疾如何康复


孟怀东
 
    一提到残疾,人们往往会想到失去视力的盲人、肢体功能障碍的人或者所不见声音也不会说话的聋哑人。事实上,残疾还包括智力残疾,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是造成精神残疾最主要的原因。是否有了精神病就一定会终身残疾呢?国内外众多的实践证明并不是这样。通过各种康复措施,对精神残疾者进行医学、心理、教育及家庭的种种干预,许多病人可恢复或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药物治疗:从目前精神医学发展的现状看,服药仍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途径。经验与实践证实,不坚持长期服药,病情易波动或复发,对疾病康复不利。

  2、定期门诊随访:病人定期去医院或保健所门诊不仅仅为服药,精神科医生还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其康复进行诸多指导。

  3、家庭治疗:家人对患者的态度明显影响其病情和康复。家属对病人过分迁就或过分关注或冷漠、放任的态度,都不利于康复。现在不少医院开办讲习班,家属应积极参加。

  4、康复培训:精神医学专科医院不仅要用药物治疗精神病人,而且应具备一定的院内康复措施,特别是对于慢性病人或已有精神残疾的病人进行心理、教育干预,进行社会功能的培训。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院内康复进行得好,病人出院后的康复也就更好。

  5、充分利用社区精神卫生机构:如医院或精神卫生保健所的门诊、日间住院部等,这样可以随时得到指导,更利于病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