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镜头连载:十一、解像力及反差:


超广角镜头连载:十一、解像力及反差:

1、尼康18-35:实拍建筑、风光和夜景,18端全开光圈时(F3.5)成像稍软,缩小一档光圈
后,像质迅速提高,35端最大光圈(F4.5)的表现好于18端,清晰度较高,照度均匀,全焦距
段在F8-F11时,成像达到最佳水平,画面清晰、锐利,从中央到四周描写力比较均匀,F16时仍
能保持良好像质,F22时成像略有下降,但好于最大光圈,35端与35-70F2.8镜头的35端对比,
光圈4.5时后者成像优势明显,光圈8时,像质基本一致,只是后者感觉成像更为硬朗。
黄其昆的测试:与尼柯尔AF20-35/2.8镜头进行对比,柯达100VS反转片拍摄,两只镜头同样收
缩两级光圈,18-35镜头用18mmF8拍摄,20-35镜头用20mmF5.6拍摄。用肉眼和10倍放大镜观
察,几乎看不出两张照片的差别,分辨率、反差、以及层次感同样好,仅20-35镜头拍摄的照片
色彩更为饱和一点。再用5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方看出20-35镜头的分辨率略微胜出。
西平英生:解像力三星半,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半。

2、尼康12-24:Bjorn:在24毫米端,几乎所有光圈下的图像都十分锐利。只有在f4以及f22,
图像的锐利度才有所下降。F8-F11是最佳光圈,但其他光圈下的成像也都十分出色。在24毫米
端没有色散的现象。没有哪一支NIKKOR的24毫米定焦镜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然而在12毫米
端,会出现色差现象,并且图像的锐利度也有所下降。因此在12毫米端,图像的边角明显偏软,
除非收缩光圈到F8以下。最佳光圈端在F8-F11之间。在17毫米端与AFS17-35的直接比较显示,
17-35的几何变形比12-24要明显,但是在F8光圈下,17-35的成像要更加锐利。我还没有机会在
其他焦端进行两者的比较,但是如果在24毫米端,12-24优于17-35,我不会觉得诧异

3、尼康20:该镜头在最大光圈F2.8时,中心有较好的成像质量,边缘像质一般,反差尚可,将
光圈收缩至F5.6,画面中心和边缘都有满意的成像质量,反差相当不错,光圈收缩至F8时则达
到最佳光圈,F11时也有同样的表现,当光圈收至F16则像质有所下降,但仍接近F5.6的像质,
F22时接近F2.8。同时该镜头使用了尼康特有的近距补正系统,确保无穷远至0.25m各对焦距离
的画面稳定。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三星。

4、尼康24/2:
C版所列举的评论我也看过.该使用者指出的主要问题在于该镜头最佳光圈在f5.6附近,也就是
说收缩三档之后.但,在f8附近画面边缘出现软化倾向,比较要命.这些都是在通过使用三支相同
规格的镜头发现的同一倾向.由此,该使用者相信,此问题乃设计上的问题,而非个体差异.
在我的具体使用当中,画面边缘达到f22时,有时发现画面的边缘成像的确很软.因为此时往往都
是采用超焦距的方式,对焦距离的确定通常采用心算的结果,同时在镜头上的景深刻度加以确
认.照理来说,达到实像应该没有问题.可依然出问题.虽然在f22也有全面清晰的照片,但心里
没底.之后,我很少在该镜头上使用f22拍摄.至于为何出现有实有虚,我还没有找到原因.
但是,在光圈f11,f16使用时,就我拍摄的一些有限数量的照片,还没有发现BjornRoslett所
说的画面边缘出现软化.这样的差异可能来源于我的标准比较低,或许我的样本太少.
以下是楼下第一张照片的局部.需要说明的是,照片上的拍摄数据书写错误,光圈应该为f16,而
非f11.列举照片上部边缘,中心,下部边缘的扫描局部,1600dpi,没有做锐化处理:
1.可以看出远山细节依然.
2.可以看出染成微色的冰块细节依然.
3.可以看出,仅仅以上述的实例照片,说明此时光圈为f16时,画面边缘几乎不存在软化现象
(?).或者说,成像基本可以接受(?)
一些题外话:按照理论上来说,任何广角镜头在使用超焦距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画面内任何景
物控制为清晰的成像.开始我也是那么轻易地相信超焦距.但是随后的实际使用,发现出现失败的
例子:远景并非那么实.之后,我开始相信不同厂家的镜头的焦外虚象的控制方式不同,都是依
照景深刻度多照顾远景一些,万无一失.
sun2010:24/2和28/2两只头我都用过,先说24/2这只头,我曾经使用过4年,是我使用率最高
的镜头,收一挡光圈就非常好,最好光圈在5.6,再小之后效果明显下降,该头最大特点是近距
离好,远距离无法和28/2相比,反差较大,色彩浓重,适合于光线不太好情况下照近景使用,是
N广角中比较有个性的。28/2的镜头我也使用过,相比之下比24/2全面的多,严格意见讲是N中
最好的。
鱼尾:关于24/2和24/2.8这两只镜头同样在最大光圈拍摄时,我觉得F2那只要稍好一些,主要
是画面边缘成像要结实一些,暗角现象也是F2那只稍好,但是两只镜头都缩小光圈两级以上后,
成像就不分仲伯了。印象中,当光圈缩到很小的时候(可能16或22的时候,记不清了),F2.8
的那只反而稍稍胜出。对大多数广角镜来说,暗角是必然的,但就具体到这两只镜头来说,我认
为暗角现象是F2这只控制得好一些,楼下的贴子说过了。


5、尼康24: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三星。

6、佳能20-35:
tantan说:“锐度、色彩绝对没的说,加上遮光罩后按在我的50E上,够档次;我为此镜头配了
一个“包谷”的C-PL镜,因不是超薄的,所以在20mm端经常出现暗角。最近摄距只有0.35m,不
如俄的“和平”超广角的18cm最近摄距有视觉冲击力,也不如“死马”新近出的超广角的最近摄
距近。”
美国大众摄影测试情况:SQF值测试情况(扩号内分别为20x24吋SQF得分值和等级):
20mm:f/3.5(77.5/C+),f/5.6(84.3/B),f/8(81.9/B),
f/11(78.8/C+),f/16(75.1/C+),f/22(69.1/C)
28mm:f/4(72.0/C+),f/5.6(78.4/C+),f/8(76.6/C+),
f/11(73.8/C+),f/16(70.8/C+),f/22(66.1/C)
35mm:f/4.5(67.5/C),f/8(82.6/B),f/11(79.9/C+),
f/16(76.7/C+),f/22(71.1/C+),f/27(67.3/C)
SQF值显示该镜头28mm和35mm处表现高于普通水平,而20mm处表现升至很好。使用情
况:反转片实拍测试,除最大和最小光圈时边缘处可见稍软外,其余所有焦长和光圈下均有令人
称赞的锐度和反差。边缘的渐晕在大光圈时轻微存在,自f/8消失。
其近摄表现:20mm处最近摄距为22cm(译者注:指被摄物距镜头距离而非距焦平面距离,下
同),放大率为1:12,中央锐度在所有光圈下均明显高于普通水平,边缘锐度f/3.5至f/11时
略低于普通水平,f/16至f/22时为普通水平。明显的桶型畸变可能会限制此焦长下的近摄实用
价值。35mm处最近摄距离为22cm,放大率为1:7.4,所有光圈下中央锐度高于普通水平,边缘
锐度为普通水平,有轻微可见的桶型畸变。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
日本照相机评价:短焦距段中心解像力9,边缘6,四角6或5;长焦距段中心解像力8,边缘6,
四角6。

7、佳能17-40:
点测:中心和边缘分辨率差异较大。但是每一焦段中心分辨率相当高,最大光圈时就很好,收小
像质提高也不明显,当然最好的时候光圈都为8。分辨率基本上都高于28-135的同焦端甚至定焦
24。边角分辨率最大光圈时较差,收小2挡到8时像质也不很理想,光圈16时边角分辨率明显改
善,但是与定焦24,5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定焦在光圈收到5.6是边角分辨率就已经比较理
想了。但即便如此,对于超广角镜头来说像质可以说非常不错了,特别是与28-135的同焦端比
较,中心胜出,边角28端17-40略好,35端28-135略好。
琴剑:从传统眼光看,16-35在色调反差上更容易得到佳能传统用户的认同。17-40色调中性,
反差相对16-35稍大,有朋友说有nikon风格。这就要看个人的风格了。就结像,锐度来说绝对
是L头的等级。
鞠烽:从镜头的MTF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佳能新型EF镜头的开发趋势和这款新镜头的超群素质:
(1)体现镜头反差还原率的弧矢方向10线/mm曲线水平在最大光圈时、f/8光圈时,以及代表镜头
锐度还原率的弧矢方向30线/mm曲线水平在最大光圈时、f/8光圈时都高于佳能同类镜头的相应
特性曲线水平。
(2)新镜头子午方向体现反差还原率的10线/mm曲线在最大光圈时、f/8光圈时。和代表锐度还原
率的30线/mm曲线水平在最大光圈时、f/8光圈时。也都高于佳能同类镜头的相应特性曲线水
平。
(3)该镜头子午方向的各类特性曲线与弧矢方向相关特性曲线水平的差距都比同类镜头减小,尤
其40mm焦距端有更好的重合一致性,说明该镜头对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的像差有全面的高标准校
正与平衡。使镜头的像点对物点的再现还原更准确完美。数码相机感应器的像素单元也因此能获
碍更精确、清晰的影像信息。

8、美能达20-35:
日本照相机:短焦中心9,边缘6,四角5,长焦中心8,边缘6,四角6/5。
西平英生:解像力三星半,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

9、美能达17-35:
伯齐说:开放时,无论17-35mm都有松散现象,跟据日本GET测试,其口径实不够圆,略逊于C
记,但这是此类镜头的通病.我一般收F8-F11。
日本照相机:短焦中心10,边缘6/5,四角5/4,长焦中心8,边缘6,四角5。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五星,性价比三星。

10、适马17-35:在任何焦距,任何光圈情况下都有不俗表现,就是在2.8光圈时同样如此,其
最佳光圈位置在1:8和1:11上。柯达100VS反转片实拍风景、建筑物、街道,解像力清晰明
了,明锐度透彻爽快,反差适中,影调细节也依稀可见。
美国大众摄影:反转片实拍测试,除最小光圈时中央到边缘锐度略软外,其余所有焦长和光圈下
均锐利,反差好。下为SQF值测试情况(扩号内分别为20x24吋SQF得分值和等级):
17mm:F2.8(58.3/D),F4.0(68.3/D),F8(79.7/C+)
24mm:F3.5(74.4/C+),F5.6(88.3/B+),F8(88.9/B+)
35mm:F4.0(71.4/C+),F5.6(80.0/B),F8(85.7/B+)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半。

11、适马15-30:实拍的图像让人十分满意,明锐度没得说,虽说超广角本身景深大,清晰范围
广,但与同类名牌镜头相比,与口碑颇佳的图丽17mm/3.5定焦镜头比,有过之无不及。
刚好说:“尼康18-35的没用过,不过我有个AF18/2.8定焦,试拍的效果相当,尼康18更锐利
些,颜色我更喜欢适马的,这也是个人喜好不同。四边失光挺厉害。”

12、适马20-40:Bergda说:锐度嘛,可以看出来的是35-40毫米端,全开光圈锐度下降,缩一
级后明显改善,缩两级后就非常优秀了(和F11没有可辨识的区别)。其余焦段f2.8-f11锐度无明
显区别,都很出色。这是我从这两张片子里得到的大概印象。重量比SIGMA17-35EX重50%,眼下
价格也贵了50%,但风头似乎被15-30完全盖过,似乎此焦段有些过时?

13、适马20:用反转片进行了试拍,为减少干扰摘下所有镜头的UV镜和遮光罩,试拍结果是以
复印的“JNT实验室”为画面,无论哪一档光圈,最小字体都可以看清。
张晨:评判一只镜头的好坏除了其机械性能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光学成像,摄影者是非常
看重这一点的,因此为了检测它的实际效果,笔者分别用F1.8、F2、F2.5、F2.8、F3.5、F4、
F4.5、F5.6、F6.7、F8、F9.5、Fll进行了实拍。由于笔者经常要使用大光圈拍摄,而专业镜
头的优势就是突出在大光圈上,并且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比普通业余型镜头要好上许多,因此着
重点放在大光圈上,对于过小的光圈就没有进行测试。从实拍的照片来看,最大光圈时画面的中
心部分清晰度不错,反差很好,但四角略微有点柔,并没有明显的暗角现象。用肉眼看自F2.8开
始整体效果已是非常之好,无论反差、层次还是清晰度,中心和边缘的都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这
一品质一直保持到最后一档测试光圈,有差别的只是景深范围随着光圈的逐步收小而逐渐增大。

14、适马24:在最大光圈F1.8时,画面边缘与中心略有差异,有轻微像散,反差略小;光圈收
缩至F2.8时,像质有明显提高,基本能接受。到F4时,画面中央与边缘在色彩和分辨率上已没
有明显差别,画面整体解像力和明锐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影像反差适中,画面细节依稀可辨,
成像质量令人满意。F5.6至F16成像质量达到最佳状态,色彩还原饱满亮丽,影像清晰明了,明
锐度很高,整个画面明暗层次丰富,过渡自然;最小光圈F22时像质有所下降,但要好于F2.8
时。微距状态下该镜头的成像良好。在翻拍同一画面并采用同一放大倍率时(1:4),特别与腾
龙SP90/2.8镜头做了一番比较。试拍后发现,在相同光圈条件下(F5.6和F8),适马
AF24mm/1.8的细节表现能力和反差略逊于腾龙90/2.8(广角镜头的分辨率一般没有标准镜头和
中长焦微距镜头高),但明暗过渡则比腾龙SP90/2.8自然。在放大倍率1:2.7的近距摄影时,
由于摄距只有0.18m,所以此时前组镜片距被摄物只有几厘米,须取下遮光罩,以防止其遮挡光
线。

15、图丽20-35/3.5-4.5:
日本照相机评价:短焦距段中心解像力9,边缘5或6,四角4;长焦距段中心解像力7,边缘8,
四角5。

16、图丽20-35/2.8:在一个光线稳定的晴天,用EOS5和富士RVP反转片测试了这只镜头,在全
开光圈条件下,各焦距段的清晰度从中心到边缘都不理想,柔柔的,象加了一片柔光镜片一样。
20毫米和35毫米时尚可,24毫米和28毫米时更差,此时边角更是一塌糊涂。建议在照片需要放
大超过3R时不要全开光圈(让我想起了威达19)。F4.5时,所有焦距段的清晰度都大幅度提
升,中心部位基本上可以评为极佳,边角部分可评定为好,F4.5是一个可实用的光圈,F8时中
心达到极好的水平,边缘也上升为很好,这一级光圈的各焦距段清晰度都很平均,整个画面的锐
度进一步提高,但F4.5比F2.8要好得多,F8只比F4.5好一点点,在实际使用中可作巨幅放大。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半。
日本照相机评价:短焦距段中心解像力9,边缘6,四角6;长焦距段中心解像力8,边缘6,四角5。

17、图丽19-35:中央锐度在所有光圈下始终极佳,边缘锐度f/3.5时低于普通水平,f/5.6时很
好,f/8至f/22时极佳,最佳光圈为f/16。测试拍摄的反转片其边缘锐度在所有光圈下出人意料
得锐利。
测试情况:SQF值测试情况(扩号内分别为20x24吋SQF得分值和等级):
19mm:f/3.5(73.2/C+),f/4.5(82.5/B),f/5.6(86.6/B+),f/8(83.9/B),
f/11(82.5/B),f/16(80.6/B),f/22(77.8/C+)
28mm:f/4(66.6/C),f/5.6(76.2/C+),f/8(85.5/B+),f/11(85.4/B+),
f/16(83.6/B),f/22(80.7/B),f/27(78.4/C+)
35mm:f/4.5(68.2/C),f/5.6(75.8/C+),f/8(82.7/B),f/11(83.3/B),
f/16(82.2/B),f/22(79.4/C+),f/27(76.0/C+)
SQF值显示该镜头19mm处表现极佳,28mm和35mm处表现明显高于普通水平。
西平英生:解像力三星半,实拍三星半,性价比五星。

18、图丽17:新款在解像上比旧款略高,新款实拍时左上角一大块在分辨率方面处于劣势,实拍
中使用了4支镜头比较测试,结果情况相同,应该不存在偶然现象。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

19、腾龙19-35:
黄其昆:腾龙19-35的层次感和反差都不错,尼康18-35成像的反差要大一些。
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反转片,不论是在超广角端还是在35mm端,腾龙镜头和尼康镜头在分辨率方
面基本一样,都表现得很不错。用25倍放大镜观察,两款镜头拍摄反转片的中心部位也没有明显
的差别,但是在反转片的边缘部位,可以观察到腾龙镜头的分辨率要低于尼康镜头。用尼康镜头
拍摄的反转片,18mm一端边缘部位成像的清晰度要优于腾龙镜头19mm端;在35mm一端边缘部位成
像的清晰度,尼康镜头也要稍好一点。

20、腾龙20-40:
Dynax9说:“俺有一支,成像质量很好,反差高,分辨率也很好,是价廉物美的好头。”;
applens说:“我的结论是和EF28/2.8相比的结果,顺光下,tamron20-40的表现不错,分辨率
超过ef28/2.8,但反差,色饱和度均不及EF28/2.8.”
Bigwood说:“看MTF曲线倒是TARMON的最漂亮,焦距段也对胃口。”(此头在photodo评为同
类第一名)
西平英生:解像力四星,实拍四星,性价比四星。
日本照相机评价:分光透过率腾龙20-40最差(与佳能20-35,图丽20-35等相比),全部波长里
都达不到80%。短焦距段中心解像力9,边缘6,四角5或4;
长焦距段中心解像力8,边缘6,四角5。

21、腾龙17:作者怀疑手头的这只镜头有毛病,在对无限远调焦时,似乎永远找不到最清晰的焦
点。无论裂像显示,还是相机提示已经聚焦准确,却让人感觉焦点不实,而且拍出的照片也很
肉,根本不象人们想象的腾龙镜头所拍出的效果。质感表现也不好。(镜头号2000897)

22、阿萨特20:最大光圈F2.8时,画面中心成像尚可,但边缘模糊不清,差强人意,光圈收至
F4时中心解像力没有明显提高,但边缘解像力则有所改善,反差尚可,当光圈收至F5.6时中心
解像力有较明显提高,边缘与F4时一样,但反差更好,光圈收至F8后,中心和边缘都有满意像
质,反差很好,这种情况保持至F11,F16时则中心和边缘成像质量开始下降,但仍较为满意;
光圈收至F22时,边缘成像质量则急剧下降,模糊不清。从整体看,该镜头解像力很象为基辅88
配套的和平28(45/3.5)的表现。

23、威达19-35:解像力较高,反差较强,19端以最大光圈F3.5(F4.5)拍摄时,解像力一般,画
面边缘有结像不实的感觉,整个画面反差较弱,但四角照度均匀无渐晕,色彩还原准确,桶变轻
微,低照度下以手持拍摄的效果可以接受,收缩光圈后解像力和反差迅速提高,F8、F11时有最
佳成像质量,中心边缘差别不大,中心非常清晰细腻,边缘也很不错,反差整体感觉偏强,但暗
部的层次与质感仍然有较好的再现,画面清晰明快质感强烈。从样片看,阴天下建筑物线条清晰
锐利,像场边缘像质有所提高,成像质量可谓相当不错,完全可以满足业余创作的需要。

24、威达24
曹力:实拍性能像以往一样还是用柯达EB-2反转片、曼富图144三脚架加141云台。从尼康观片
镜上看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中央到边缘锐度略差,其余所有光圈下均很锐利,其中F11锐度
最好,F16成像与F11相近,也是不易挑出毛病。F22~F32画面中央锐度有所下降,但边缘成像全
开光圈要好些,笔者认为此两挡光圈较F2.8更具实用性。

25、理光21:
e-pic.com:21mm焦距的视场不仅相当大,而且对画面周围部分的描写也相当锐利。即便画面周
围存在明亮的空间,曝光时该部分与画面中的主要被摄体也非常协调。理光公司的产品介绍给出
了MTF曲线,并评论:“由10lp/mm的曲线可以清楚看到即使在最大光圈F3.5全开时仍然有超水
准表现(画面中央93%)此良好表现保持至画面的边缘和最小光圈F22,反映出镜头有极优异的
对比度和解像度。”
摄影之友young:清晰度和反差也令人满意。
大众摄影陈仲元:使用F3.5、F5.6、F8三挡光圈拍摄平面景物时,影像锐利,且差别极小。倒
是最小的一级光圈(F22)因绕射的原因反而不如大光圈的效果更好。

26、福伦达12:

27、福伦达15:
feel_wang说:L兄这一张非常漂亮,色彩和反差的控制都是恰到好处,比那张公园好很多。现
在越来越觉得手里单反的镜头没有旁轴色彩好,特别是饱和度和通透的程度。变形和暗角都不明
显,希望我也早日能用到这个水平。

28、福伦达21/4:

29、福伦达21/2.8:
SQF值测试情况(括号内分别为20×24英寸SQF得分值和等级):
f/2.8(68.9/C),f/4(85.9/B+),f/5.6(92.0/A),f/8(91.6/A),
f/11(91.7/A),f/16(88.6/B+),f/22(82.4/B)
SQF值表现极佳,几乎没有像场弯曲,有轻微的枕型畸变(0.45%)。胶平面曝光总体上精确,
f/2.8时由于四周光量下降呈3/5挡欠曝,其余所有光圈下有2/5挡欠曝。实际最近对焦距离为
85cm,此时放大率为1∶37,中央锐度在所有光圈下均极佳,边缘锐度f/2.8至f/4时低于普通水
平,f/5.6时很好,f/8至最小光圈时均极佳,最佳光圈为f/11。实拍情况:反转片实拍测试和
SQF值测试吻合,所有光圈下中央到边缘均锐利,反差好。眩光在所有光圈下得到很好的控制,
没有鬼影。四周光量下降自f/4消失,对广角镜头来说非常好。

30、康太克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