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水果危害健康


绿油油的西瓜、黄澄澄的鸭梨、紫珍珠似的葡萄、红艳艳的荔枝……冬季里各色反季节水果飘散着阵阵或浓烈或淡淡的果香,源源不断地走进千家万户。可就在人们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不断传出一些不和谐音:济南、西安相继有三四岁的男孩或女孩因吃早熟的“激素水果”过多而出现男孩长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状。

  吃含激素的早熟水果真的能使孩子性早熟吗?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科柴主任说:“我们这里性早熟的小患者有一些,但不好说是不是由于吃‘激素水果’引起的。但如果水果被打入促性腺激素,对摄入这种水果的孩子的生长发育肯定不利,容易导致性早熟。”

  许多医学专家普遍认为,现在孩子们周围确实存在着导致他们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的因素。如果水果蔬菜中添加雌激素,确实会长得更鲜亮,但也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特别是对孩子。譬如吃了一种叫做“几月肥”的催肥饲料的猪肉,体里就会含有激素,这些从理论上讲,对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是不无影响的。专家提醒市民们,尽可能让孩子远离“激素食品”,对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的水果尽量少吃,多给孩子吃相对安全的海产品、“绿色食品”。

  园艺学家告诉说:一株果树成长中最多可用十几种激素,使用激素后可增产20%。

  “国家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类没有立法或权威机构称禁止使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刘副教授说,“农大在指导农民栽培果树时,对使用生长调节剂的部位、时期、浓度都有要求,如在树体发育期、花期、幼果期可以使用,在果树采摘期禁用。我们认为在果品成熟期打乙希利(促衰老剂)催红的做法不合适,对人体不利。”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种植业已较多应用,一株果树从幼苗至成熟可以使用十几种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生根素、抑制剂等几大类几十种,常用的有赤霉素(促进发育)、膨大剂(果实长得大)、乙烯利(促衰老催红)等等,使用激素后可增产20%左右,使坐果率增加、果实增大。如今使用激素较多的是葡萄、西红柿。

  刘副教授说:“现在这些激素大多在果树早期生长中应用,作用于植物生长不同时期,至于最后在果实体内有没有残留激素,我们没做过实验,但不可否认有一定影响。那么超出的激素量对人体有多大危害?植物本身对激素的降解能力有多少?早熟的果实与人体、动物的性早熟有何联系?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医大二院营养部的王福先教授颇忧虑地说,吃过经“催熟”和保鲜的水果后对人体很不利,尤其是用来“催熟”的药物中很多都含有雌激素,吃后会使女性性早熟,男性性特征不明显,因此,在吃这种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