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漫游未来开头的话
我的年纪不算大--你的年纪再加上你弟弟的年纪,就跟我差不多啦。
我每天都收到好多信。在每封信的开头,总是这样写着:
"亲爱的编辑大朋友:您好!"
可不是吗?跟你们相比,我算是个大朋友了。
我的小朋友可真多。我可以一点也不夸口地说,在每个角落,都有我的小朋友。
每天,邮递员给我送来一大扎信。这些信,有的来自上海;有的来自北京、江苏、
浙江、湖南、吉林、四川、甘肃;也有的来自边疆--黑龙江、新疆、海南岛与西藏。
这些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信,十封信中,就有六七封信是问未来怎么样?
你瞧,这是我昨天收到的一封信--北京一位小朋友寄来的:
亲爱的编辑大朋友:您好!
我叫"爱科学",又叫"小幻想"。今年11岁,念小学4年级。
我非常想知道:当我100岁的时候,我们的祖国将是什么样子。那时候,能有一种
小飞机,飞来飞去,把我从北京送到珠穆朗玛峰;一会儿,我又从世界最高峰飞回家。
这样的小飞机,将来能有吗?
我非常非常想知道未来的一切!!
亲爱的编辑大朋友,请马上回答我!!!
致以
少先队员的敬礼
爱科学
寄自首都北京
像"爱科学"这样的信,我几乎每天都收到好多封。虽然我想马上拿起笔来,给小
朋友写回信。可是,写了半天,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天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世
界是什么样子的,叫我怎么回答小朋友们的问题呢?
我跟许多小朋友一样,也非常想知道未来的一切。
怎么办呢?许多小朋友在信里都说:"我焦急地盼望着您的回信","收到信后,
快给个回音"……有的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面,还画上红道道或者红圈圈呢!有的小朋
友已经不止一次写信来催了。
直到上个月,我才算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把这件事儿,跟我们编辑部的小记者-
-小灵通谈了。
你不认识小灵通吗?噢,在我们编辑部里,是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的,没有谁不与
他挺热火的。
小灵通的年纪,跟你差不多。他年纪虽小,消息可灵通哩。他不仅知道世界上刚刚
发生的事情,也知道世界上即将发生的事情,而且还知道几十年、几百年以后,世界上
将发生什么事情。
小灵通机灵活泼,有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两只大耳朵,长着逗人喜爱的小圆脸。
他走起路来爱连走带跑,步子轻快,像阵风似的。我常常刚听到推门的声音,一抬头,
他已经站在我跟前了。小灵通的消息所以灵通,那是因为他眼明耳灵,腿快手勤,工作
认真。
他不论在什么时候,总是全副武装:口袋里塞着一本厚厚的采访笔记本。肩上挎着
个小包,包里鼓鼓囊囊的,躺着他的"宝贝"--照相机。而胸前呢?总是别着一支胡
萝卜那么粗的自来水笔,这支笔的胃口可真大哪,一次就要喝光整整一瓶墨水,为的是
在采访的时候,不会发生什么"故障"--墨水用完啦。
小灵通是我最要好的小朋友,也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当他知道了小朋友们急切地想
了解未来世界的情况,他就马上动身去采访。
没多久,小灵通的稿件寄来了。我赶紧拆开,稿纸的第一行上,这么写着:
《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小家伙写得可真有趣,我一口气把稿子读完,决定出版。这书印好之后,准备给
每一个写信问"未来怎么样"的小朋友,都寄一本去,作为我们编辑部的一封回信。
下面,就是小灵通写的游记--《小灵通漫游未来》。
丢了"宝贝"
哎!要讲的事情,比牛毛还多。
从哪儿讲起好呢?就从我那"宝贝"--照相机是怎么丢的说起吧!说实在的,我
总以为,我的这次奇遇,都是从丢了这架照相机引起的。
我记得,那天傍晚,我在江边闲逛。
血红的夕阳,把江面染得一片通红。风一吹来,水波涟漪,江水像一条红绸似的轻
轻飘动,真是美极了。
我心里不由得一动:赶快把这"江边晚景"拍下来!
唷,坏了!我找遍那鼓鼓囊囊的挎包,把水壶、小刀、橡皮、铅笔……统统掏了出
来,甚至把挎包来了个里朝外大翻身,还是没找到我的"宝贝"--照相机。
我记得下午出发的时候,好像顺手往挎包里塞了个硬邦邦的东西--照相机,怎么
会不见了呢?
照相机是我的好朋友、好"宝贝"。它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不,一位天才的
"速写家"。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怎能丢了"武器"--照相机呢?
我到处去找,一会儿钻到那丫丫杈杈的灌木丛里,一会儿撅着屁股在草地上乱摸。
我越找,心里越急,眼看太阳马上要落山了。
天,黑得那么快,夜幕降临了。
后来,我脚酸了,衣服钩破了,人也累了。看看天已经像锅底那么黑了,我打算赶
紧回招待所去。心想,兴许我下午压根儿没有把照相机塞进挎包,现在它正平安无事地
躺在桌子上呢。
奇遇
可是,我又遇上了第二件倒霉的事儿:天一片漆黑,月亮不知躲到哪儿去了,
我到
处乱找瞎摸,弄得晕头转向,记不清回招待所的路了,迷路啦!
四周静悄悄的,连绣花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江边看不见一个人,耳边只响着风吹
树叶的"沙沙"声。我在江边徘徊、踌躇,我低着头走着、走着,忽然在朦胧的夜色中,
看见前面有一排雪白的栏杆,栏杆后面隐隐约约有一张长长的白色靠椅。
我高兴极了,像在运动场上跨栏似的,一跳便蹿过栏杆,一屁股坐在那靠椅上。那
时,真有一股说不出的舒服劲儿。为了更加舒服点,我干脆躺了下来,把挎包当枕头,
放在头底下。
本来,我只打算稍微躺一会儿。可是,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皮有千斤重似的,抬
也抬不起来,不久,我就呼呼睡熟了,而且做起梦来啦!
在梦里,我还是在那江边的草地上,找我心爱的照相机。找呀,找呀,在黑黝黝的
灌木丛中,忽然看见两只绿闪闪的灯笼--老虎的眼睛!顿时,我吓得直打哆嗦。那老
虎张牙舞爪,大吼一声:"呜--"
"救命哪!救命哪!"我大声喊,一骨碌坐了起来。
金色的阳光,射在我的眼皮上。天已亮了,东方的一片朝霞,染红了整个天空,太
阳正在冉冉升起。我揉了揉惺松的眼睛,才知道原来是在做梦哩。
我朝四周一看,咦,怎么我眼前的树,都在飞快地朝后跑呢?
难道我头晕吗?
我站了起来。天哪!原来我是在一艘巨大的轮船上。这时,轮船又发出"呜--"
的一声巨响,使我明白过来:刚才梦中的老虎吼声,就是轮船的汽笛在叫呢!
我再仔细观察一下,又明白了一件事儿:我昨天黑夜里跳过的那道白栏杆,原来就
是轮船船舷上的扶手栏杆。而我躺着睡大觉的长椅,正搁在轮船的走廊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奇怪的船
"出了什么事?出了什么事?"突然,走廊门开了,一位穿着整洁的米黄色服
装、
戴着大盖帽、胸前挂着望远镜的爷爷,急匆匆地跑了出来。
在他的后边,有两个孩子咯噔咯噔地也奔了过来:跑在前面的是个小男孩,和我的
个儿差不多高;跟在后面的是个小女孩,比我还矮一个头呢。
"是你喊救命吗?出了什么事?"爷爷一边问我,一边挨着我坐了下来,用粗大的
手抚摸着我的头顶。
这时,我才看清了爷爷:他有着一副久经风吹雨打的古铜色的脸庞,鼻子下面,留
着一撮浓密的白胡子。他的帽子上,有着金光闪闪的帽花,我猜想他也许是船长或者大
副。他的眉间皱着"川"字纹,表示他弄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唉,我简直有点害臊,脸上火辣辣的。但也只得原原本本,把我昨天晚上奇怪而可
笑的遭遇,一个字儿也不差地告诉了他们。
"哈哈,哈哈……"爷爷听了,眯着眼睛,爽朗地大笑起来。
"嘿嘿,嘿嘿……"那个男孩子前俯后仰,笑得嘴巴合不拢,如果把一个苹果塞进
他的嘴里,他也不会觉得。
"咯咯,咯咯……"那个小姑娘用手捂着嘴巴笑个不住,像是一架扫个不停的机关
枪,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成了好朋友。
那爷爷果真是船长。那两个小家伙,是他的孙子和孙女:哥哥叫小虎子,妹妹叫小
燕。
爷爷听说我是个新闻记者,高兴地拍了拍我的头顶:"那太好了,小灵通。我们这
船是开往未来市的。你没到过未来市吧?我欢迎你到我们家来做客,玩几天,顺便把我
们这座崭新的城市报道报道,讲给你的小朋友们听听。"
"你一定要到我们家来!"小虎子说,"我爸爸是你的同行--《未来日报》的编
辑。他一定会非常喜欢你。"
我们并排坐在白色的长椅上,愉快地交谈着。江风阵阵吹来,非常凉快。
这时,我才提出我弄不明白的问题:照道理,船是停泊在江面上的。可是,我昨天
一直在灌木丛和草地上摸来摸去。我记得,当时是在草地上摸到白栏杆,然后跳了过去,
躺到长椅上,怎么会一下子变成在船上了呢?
爷爷让我扶着船舷的栏杆,朝船底一瞧,我这才发现,这艘船是一艘怪船:它的船
底是完全腾空的,脱离了水面,像腾云驾雾似的在江面上航行!
爷爷告诉我:这艘船是一种新式的船,叫做"原子能气垫船"。在船上,有一个巨
大的风扇,不停地往船底鼓风,使整个船都腾空,脱离水面。这样,船在航行的时候,
不受水的阻力,所以像飞一样快。正因为这样,船还能在陆地上行驶--它在陆地上也
是腾空的,脱离地面。昨天夜里,他们从江里开到陆地上休息,把机器关掉,船躺在草
地上。我就在那时,跃过了栏杆,躺到长椅上睡熟了。清早,气垫船启航了,又从陆地
上开往江里,这时我仍在酣睡。直到灿烂的阳光射到我的脸上,我仿佛梦见老虎的眼睛,
像灯笼般直盯着我,才惊醒过来……
气垫船闪电般在江上行驶。起初,江水是黄色的,满是泥沙。渐渐的,江面变得越
来越宽,水也渐渐变蓝了。爷爷告诉我,船已经从江面开到海面了。这时,只有远处岸
边的水,才是黄色的,犹如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地毯,镶着金黄色的滚边。后来,这滚
边也消失了,四周全是碧蓝碧蓝的海水--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晶莹的海水映着蓝蓝
的天空,这样美丽的海景,我从来也没见过。
"小灵通,你没到过大海吧?我今年快80岁啦,在海上已经生活60年了。你瞧瞧,
祖国的海洋多么壮丽,多么宽广!"爷爷指着浩瀚的大海对我说。
我完全被这迷人的大海深深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
支歌: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爷爷说自己还有些事情,就到驾驶室去了,留下小虎子和小燕陪着我。
小虎子健壮结实,穿着蓝白横条的海魂衫。他的脸蛋晒得黑里透红,在又浓又黑的
扫帚般眉毛下,闪动着一对黑溜溜的大眼珠。前额,老是有一绺"倔强"的头发,令人
发笑地翘着。小虎子力气可真大,当我与他初次见面,互相握手时,他就把我的手捏得
发酸。我真不知道,他是无意呢,还是故意要给我来个"下马威",使我一见面就知道
他的厉害。
有小虎子作伴,真是永远也不会感到寂寞。他的嘴巴,像收音机喇叭似的,老是讲
个不停。
小虎子对我说:"小灵通,我想你一定也是个喜欢讲话的人。我就是这么个人,爱
说这个,喜谈那个。即使晚上睡觉了,嘴不动了,手也停了,脑子还在动--在做梦。
做着,做着,嘴也动了,说起梦话来了;手和脚也动了,踢起被子来了。"
小燕扎着两根羊角辫,辫梢结着大红的蝴蝶结。圆圆的小脸蛋一点也不黑。只有那
一对天真的大眼睛,跟她哥哥一模一样。两颊绯红,像个苹果。她静静地听着我与小虎
子谈话,从不打岔。我很奇怪,小燕怎么老是一声不吭呢?
小虎子似乎觉察到了这一点,对我说:"我妹妹哪,她见了陌生人,就像个闷葫芦
似的,不声不响,嘴巴贴上了大封条。"
接着,他向我靠近了一点,把双手一合,做成一个传声筒,贴在我的耳朵旁,低声
地告诉我:"小灵通,你可千万别小看她呀!我得预先告诉你,她最爱告我的状……"
小虎子叽里咕噜讲个不停。我没到过海洋,也没坐过海轮,很想走走看看。小虎子
立即从长椅上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说:"我带你去参观参观。"
小燕跟着也站了起来。
"你别去。"小虎子说。
"我偏要去。"小燕撅起嘴说。这时,我才第一次听见小燕讲话。
"让她一起去吧!"我说着,左手拉着小虎子,右手拉着小燕,我们三个人沿着走
廊,来到了甲板上。甲板银光闪亮,我以为是用铝做的,跟飞机一样。小虎子像个小船
长似的,把他从爷爷那里听来的话告诉我--气垫船不是用铝做的,是用一种叫做"钛"
的新金属做的。这种金属的样子很像铝,也是那样轻,可是,它比铝更加耐腐蚀,不怕
海水侵袭。我一听,赶紧打开采访笔记本,用那根胡萝卜般粗的自来水笔写下了"钛"
字。
甲板上风真大,吹得手中的笔记本哗哗直响。我抬头一看,嘿,甲板上装着一大排
螺旋桨,像一排巨大的电风扇似的在那里旋转。小虎子指着螺旋桨说,这跟飞机上的螺
旋桨的道理一样,它一转动起来,朝后鼓风,船就飞快地前进了。
噢,我明白了:原来气垫船上有两股风。一股风是朝下吹,使整个船腾空;另一股
风是往后吹,使船飞快地向前进。这么一来,怪不得气垫船既能在水上飞,又能在陆上
行了。
这艘气垫船非常大,有许多房间,好多好多旅客。小虎子领着我一个个房间去参观。
小虎子跑得满不在乎,小燕却喘着气,呱哒呱哒地随在哥哥后边。船上,除了旅客住的
房间,还有阅览室、乒乓室、电影放映室……
小虎子领着我跑到船顶上去玩,那儿,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小虎子
还豪迈地告诉我:这艘气垫船是用原子能开动的,一块香皂那么大的原子能燃料,就可
以使这艘气垫船开几万公里哩!
正说着,在远远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黑点。一眨眼,那黑点越来越大。
"我上去看看,究竟是什么船?"小虎子说着,就爬上旗杆。他真行,一下子就爬
得老高。他正想招呼我也爬上去,一看小燕在我旁边,就"唰"地一下滑下来了。他低
低地贴着我的耳朵说:"算了,小燕在这儿,还是别上去好!"
那船越来越近,嘿,它有一个又圆又尖的船头,跟飞机差不多,小虎子告诉我,这
叫"水翼船"。有趣的是,这船船底长着两个翅膀,飞速地在海上航行,整个船就像蜻
蜓点水似的擦着水面高速前进!没一会儿,就无影无踪,海面上只留下一道雪白的浪迹。
奔向未来市
"小虎子,你们该下来吃早饭啦。"这时,忽然响起了爷爷的声音。
我前后左右找了一通,却没看见爷爷。
"找爷爷吗?他在我的口袋里喊呢!"小虎子一边笑着说,一边从裤口袋里掏出一
个小盒子似的东西。
"快点下来!"从小盒子里,又传出来爷爷的喊声。
这是一个塑料做的盒子,盒子上有一块火柴盒那么大小的荧光屏。我从荧光屏上看
到爷爷一边在看报,一边在讲话呢。
原来,这是一个微型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使人既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还能看到讲
话人的动态、表情。
"我这里也有一个。"小燕指了指自己的衣袋说。
"快下去!要不,爷爷等急了。"小虎子说着,就往下跑。
小虎子咯噔咯噔跑在最前面,我嚓嚓嚓嚓地走在中间,小燕呱哒呱哒跟在后面,我
们旋风般地奔到了爷爷的船长室里。
还不到中午,气垫船开始慢下来了。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它便航行了一万多公里。
小虎子朝手腕上看了看,对我说:"现在是11点23分25秒,到11点半就可以到达未
来市了。"
小虎子手腕上的手表,只有普通邮票那么大小,长方形,怪别致的。
小燕见我对这手表很感兴趣,就给了我一只,说她有两只手表,一只是妈妈给的,
一只是她生日时,爷爷作为礼品送给她的。
我接过手表,仔细看看,真有意思。那手表既没有时针、分针、秒针,也没有齿轮
和发条,只不过是一块小小的电视荧光屏,上面写着几个数字:"11:23:40",也就
是11时23分40秒,那表示秒的数字在不断变化。当40秒变成60秒时,那23分也一下子变
成了24分。
我想,居然会有这样奇妙的手表?
小虎子看到我对这小小的新型手表感到奇怪,就说道:"这是电视手表呀!未来市
的电视台不断播送着标准时间,电视手表上就出现了几时几分几秒。这种手表永远不用
上发条,而且一直非常准确。它构造简单,价钱非常便宜,所以在我们未来市,每个小
朋友都有电视手表,有的还有好几只呢!"
我正想打开采访笔记本,把这件事记录下来,电视手表上已出现11:28:30,我一
抬头,一个巨大的码头已经展现在眼前了。码头上高悬着三个红色大字:
未来市
水滴一样的汽车
在码头旁边,停靠着大大小小的各种新式轮船,大的像座山,小的像洗澡盆。
有好
几条是两个船身的双身船。
气垫船跟别的船不同,它竟然从海里一直冲到码头上,才把气放掉,卧在地上。
爷爷是船长,等旅客们都下船了,他才领我们穿过走廊,走下气垫船。
"爷爷,你瞧,爸爸、妈妈来接我们啦!"小燕眼睛尖,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的爸爸
和妈妈。她呱哒呱哒飞也似地跑过去,紧紧地搂住妈妈的脖子。
小虎子拉着我的手,来到他爸爸跟前。小虎子的爸爸长得很魁梧,穿着雪白的衬衫,
深灰色的裤子。他的脸形、表情、神态跟小虎子一模一样。他一听小虎子说我是一个新
闻记者,跟他是"同行",高兴极了,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一下子我的手被捏得发酸了。
小虎子的爸爸和妈妈,各开一辆小汽车来接我们。
这小汽车真漂亮,我见也没见过!它的整个外壳,是由一整块无色透明的塑料做成
的。车头上的一块红色的塑料牌上,写着这样几个金光闪闪的字:未来牌汽车,中国第
88汽车厂制造。这小汽车的车头又尖又小,屁股大,车顶圆溜溜的,远远看去,挺像一
颗透明晶莹的大水滴哩!
奇怪的是,这小汽车没有一个轮子!
"这汽车怎么没有轮子?"我不由得问小虎子的爸爸。
"它是无轮汽车。"他回答道。
"没有轮子,汽车怎么跑路呢?"
"这种汽车的原理,其实跟气垫船差不多。"小虎子的爸爸说道,"它有一个喷气
发动机,能够喷出两股气流--一股气流向下喷,使汽车腾空起来,离开地面;另一股
气流朝后喷,推动汽车向前跑。这种汽车跑起来非常快,就像在地面上飘似的,所以大
家都叫它'飘行车'。也有人因为它的样子像水滴,叫它'滴形车'、'水滴车'。"
小虎子提出建议:爷爷、爸爸和妈妈坐一辆车,我、小燕和他坐一辆车,大家一致
赞成。
我思量着:我、小虎子、小燕坐一辆车,由谁来开车呢?
真没想到,小虎子非常熟练地打开车门,大模大样地坐到司机的座位上,让我跟小
燕坐在后面的椅子上。当我进汽车的时候,车顶马上自动抬高,我站在汽车里,根本不
用弯腰。当我坐下去以后,那透明的车顶也就自动地降了下来。
小虎子正要开车,小燕却不让他开,"哥哥,让我来开。"她一边嚷,一边把小虎
子推开,自己挤到司机座位上。
"小燕也会开汽车?"我可真的不敢相信了。
"这汽车,谁都会开。小灵通,你只要跟我学一分钟,保证会。"小虎子说道,
"在我们这儿,飘行车简直像鞋子一样普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飘行车,每个人都会开
这玩意儿。"
"小灵通,你还是先跟我学吧!"小燕让我看她面前的操纵板,说道,"你看看这
操纵板,就明白一大半了。"
我凑近一看,只见浅绿色的塑料操纵板上,写着:开关、速度、高度……
小燕告诉我:"开车的时候,你把第一个开关朝左一推,车子就开动起来了。你再
调节好速度和高度。以后,就只要管管方向盘了,向左拐弯时,把方向盘朝左转,往右
转弯时,将方向盘往右转。"
往常,我爱坐在司机旁边,想学学开汽车。可是,司机的座位旁边,总是写着:
"开车时请勿与司机谈话"。所以,一开车,我就静静地坐在司机旁边,不敢问一句话。
可小燕开车时,只顾跟我讲话,我真担心,车子可别出事故。
正想着,迎面来了一辆飘行车,与我们的飘行车头对头,几乎要撞上了。我大吃一
惊,还没来得及喊出口,那辆飘行车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去了。
小燕笑着告诉我:"你只管放心,一百个放心!坐飘行车,非常安全。即使司机闭
上眼睛开车,也不会闯祸。因为飘行车装有自动避撞装置,一遇上对面有车子开来,它
就会自动向左拐,而对方的车子也会自动向左拐,不会撞上。有时,突然对面出现一辆
高速行驶的飘行车,来不及躲开,其中的一辆飘行车就会自动加大气流,从另一辆飘行
车上面飞过去。"
"如果飘行车掉到河里或者撞到山上,怎么办呢?"我还是有点担心。
"没关系,飘行车在水上也能飘行,还能爬山。"小燕一边说着,一边故意让飘行
车离开了公路,开进一条小河,然后再沿着河岸爬上去,重新回到公路上。
我跟小燕很快就熟悉起来。我发现,她现在也像小虎子似的,很喜欢讲话。只不过
她在陌生人面前,才一言不发罢了。
这时,我想起了小虎子,他怎么一声不响呢?回头一看,原来他在用那小盒子电视
机收看文艺节目,正看得津津有味呢。
飘行车的整个车壳,像水晶一样透明。坐在车里,外边的景色像放电影似的,从身
边溜过去。太阳光虽然透过透明的车壳,直射到我的脸上,却并不觉得热,大约那车壳
是用会吸热的透明塑料做的。车里还装有小型冷气机,非常凉爽。
小虎子的爷爷、爸爸和妈妈坐的那辆飘行车,紧紧地跟在我们后面,由小虎子的妈
妈驾驶。
一路上,小燕跟我说这谈那,告诉我许多新闻。在未来市,交通规则规定:"不满
八岁的孩子,不准独自驾驶飘行车。"据说,这是怕人小,容易迷路。小燕是刚过八周
岁生日,才学会开飘行车的。
小燕说:"自己会开车,这多开心!"过去,小燕上学,要请哥哥开车,如今她可
以独个儿开车出去了。
这儿的公路真有趣,它差不多全是笔直笔直的,很少有拐弯的。飘行车在公路上以
每小时三至四百公里的速度飞速前进,方向盘几乎不用转动。路面是用白色塑料铺成的,
非常光滑。在转弯的地方,路面是用红色塑料铺成的,十分醒目。
公路两边,都是整整齐齐的绿色大树,看不见一根电线杆,因为电线全埋到地下去
了。
沿途,除了许多飘行车来来往往,还有一种奇怪的汽车--它居然长着四条腿,在
公路上像马一样飞奔。小燕说这种长腿的汽车,叫做"步行机"。它能爬上很陡的山,
也能在泥泞的沼泽地或浅水湖泊中行驶。
飘行车的车顶也是透明的,我坐在车里,常常看到火箭和巨型飞机掠过上空。有趣
的是,有许多直升飞机非常小,只能坐两三个人。小燕说,因为市区的飘行车如果大多,
互相拥挤,影响高速前进。小型直升飞机却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方便多了。另外,市
区大都是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飘行车只能停在楼底,人们下车后还得坐电梯上楼,而小
型直升飞机却可以直接停在小阳台上,你住在几楼就停在几楼。
正说着,空中突然出现一个万吨轮似的庞然大物,把我吓了一跳。小燕告诉我,那
是"飞艇"。飞艇其实并不是新东西,早在1900年,它就已经出现在天空中。那时的飞
艇里,装着氢气。氢气见火就燃烧,整个飞艇就从半空中栽下来。这样,再也没人敢坐
飞艇了。如今,人们改用一种不会燃烧的轻盈的气体--叫做"氦气",装在飞艇里,
于是,飞艇又重新出现在天空中。飞艇能装很多货物,成了空中的"万吨轮"。特别是
在山区,用它运载货物,又快又安全。
我在小燕旁边坐了好一会儿,看来驾驶飘行车并不难,就想试试看,小燕就跟我换
了个位置。
我第一次自己开汽车,心里乐滋滋的,别说有多高兴了。
小燕在旁边指点着,告诉我应该向左转弯,然后再向右拐弯……
很快的,我们就进入市区了,我把飘行车的速度减慢了点。在市区,那些高高的房
子是用塑料做的,又轻又富有弹性,尽管高达一二百层,也不怕地震。这些房子的颜色
非常漂亮,有奶黄色的、湖绿色的、天蓝的,也有粉红色、白色或无色透明的。房子的
式样有圆屋顶的、有平屋顶的、也有尖屋顶的,像春天盛开的百花园,瑰丽多彩。
没一会儿,小燕大声地对我说:"小灵通,看到了吗?前面那座米黄色的房子,就
是我们的家。"
我连忙把控制车速的闸刀向上一扳,想把速度降下来,谁知道我弄错了,向上扳是
加快速度,飘行车像箭一样向房子冲去。我慌了手脚,大叫:"不得了!不得了!"
正当飘行车要撞到墙壁上的时候,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停住了。我不留神,人向前
一冲,头撞在车壳上。还好,那透明的塑料车壳像橡胶一样富有弹性,我的头一点也不
疼。
我以为是小燕或者小虎子帮我急刹车,一看,他俩根本没动过刹车开关。我这才明
白过来,飘行车会自动地紧急刹车呢!
"铁蛋"
飘行车轻轻地着地了。车门自动打开,车顶跟着也自动抬高了。这时,小虎子
才放
下了手中的小电视机。一下车,小虎子一把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往里跑。一边跑,一
边大声地喊:"老爷爷,快出来呀,我们家来了客人啦!"
可是,我们一直跑到楼上,还是静悄悄的,没人答应。
在楼前的阳台上,有一个白胡子垂到腰间的老爷爷,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双手托
着下巴,在那里沉思着。他似乎一点儿也没听见我们的脚步声和小虎子铜锣般的喊声。
也许是年纪大了,耳朵不灵啦。我这么猜想。
小虎子这时不叫也不喊了,蹑手蹑脚地走到老爷爷背后,双手蒙住了他的眼睛。
"是哪个小调皮在捣乱呀?啊,啊……"老爷爷喊了起来,"哎哟哟,一定又是小
虎子这调皮鬼。快松手,快松手,我的步法全给你打乱啦!"
"呀,老爷爷,你又被象棋迷住了!"小虎子一边说,一边松开了手。
老爷爷在跟谁下象棋呢?
我朝老爷爷的对面一瞧,吓了一跳:老爷爷的对手是一个长着银光闪闪的长方脑袋
的怪物。他有两只圆圆的眼睛,三角形的鼻子,一张又宽又大的嘴巴。他浑身都亮闪闪
的。在肩膀、手腕、膝盖、脚踝、头颈这些关节上,可以看到一颗颗突出来的六角形螺
丝帽。"我来介绍介绍。"小虎子说道,"这是我和小燕的新朋友、好朋友--小灵通,
他是个新闻记者。这是我爷爷的爸爸--我的曾祖父--老爷爷。"
小虎子指了指那位浑身发亮的人说,"他是机器人,绰号--也算是他的名字吧,
叫做'铁蛋'。他浑身是用不锈钢做成的。"
"欢迎,欢迎,我们的小记者。"老爷爷一边用左手持着雪白的胡子,一边用右手
抚摸着我的脑袋。
"欢迎,欢迎,我们的小记者。"铁蛋也学着老爷爷的话,瓮声瓮气地讲起来,而
且还"砰!砰!砰!"地拍掌表示欢迎。
这时,小虎子的爷爷、爸爸和妈妈也都上楼了,一起坐在阳台上。老爷爷让我坐在
他的身边,亲热地问我几岁啦?家住哪儿?家里有几个人?
"铁蛋,你快去给客人倒杯茶。"小虎子的妈妈说。
那机器人随即来了个"立正"、"向后转",很快地跑开了。一转眼,他用盘子托
了七杯茶送上来了,给我、小虎子、小燕以及小虎子的老爷爷、爷爷、爸爸、妈妈每人
一杯茶。
"小灵通,以后你要喝水、吃饭,只管找铁蛋就行了。"小虎子的爸爸说,"铁蛋
是我们家的'厨房主任',专门管这些事儿。"
"他下棋也下得挺高明的。"老爷爷说,"小灵通,你有空可以跟铁蛋赛一盘。"
我对小虎子说:"这铁蛋真能干呀!"
"他呀,他的本领,全靠那个方脑袋里装的电子脑--微型电子计算机。"小虎子
说道,"你在铁蛋的电子脑中放进什么信号,他就干什么事。比如你叫他每天烧三顿饭,
他就每天烧三顿饭。你把象棋棋谱变成电子信号,送进他的电子脑里,他就会下棋。"
"他还会下陆军棋哩。"小燕插嘴说,"我跟哥哥下陆军棋,就叫铁蛋来当'公证
人'。"
"在我们未来市的工厂里,机器人就更多了。在那里,机器人会开车床,会搬运货
物,会看管仪表,会包装产品。在图书馆里,机器人是很好的图书管理员。你要借什么
书,把书名写出来,他很快就会把你要的书从书架上找出来。"小虎子又对我说,"最
有趣的是,在我们未来市,有五个交通警察局--'陆上交通警察局'、'水上交通警
察局'、'海底交通警察局'、'大上交通警察局'和'宇宙交通警察局'。除了'宇
宙交通警察局'是人当交通警察外,其余四个交通警察局的警察,全是机器人。嘿,他
们可厉害呢,如果你的飘行车违反了交通规则,他们立即用照相机把你的飘行车拍下来。
这照片在拍摄以后一秒钟,就马上洗出来。照片上有你的飘行车号码,而且你的飘行车
是怎样违反交通规则的也拍得清清楚楚。"
"唷,机器人可真聪明!"
"聪明?这不见得!"
"怎么不见得呢?"
"机器人虽然能做许多事儿,可是,毕竟是我们人创造的呀!"小虎子连珠炮似地
说,"例如'厨房主任'铁蛋烧饭还可以,他知道多少克大米该加多少毫升水,加热到
多少度、该烧多少时间。但他烧的菜就不是那么好吃了。他只会按照多少克菜,应加多
少克盐、多少克油、加热到多少度和多少时间,像进行化学实验似的。所以我们家常常
是妈妈、我或者小燕烧菜。"
"小燕也会烧?"
"起码比铁蛋烧得好!"小燕笑着说。
在小虎子的房间里
在小虎子家里,我生活得很快乐,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小虎子领我到他的房间里去玩,而小燕呢,她也呱哒呱哒地跟了进来。
小虎子的房间是朝南的,紧靠在阳台旁边。南边的墙壁,从顶到脚,全是用无色透
明的新型有机玻璃做的,所以房间里格外明亮。
靠窗那儿,放着一张玲珑的小方桌,也是用塑料做的,桌面很薄,桌腿很细。这小
方桌,看样子是小虎子做功课用的。桌子旁边,是一个小书架,放满花花绿绿的儿童读
物。靠里面,是一张塑料小床。
"你喜欢一个人住,还是跟我一起住?"小虎子问我,又紧接着说道,"我呀,是
最喜欢有个人跟我作伴,好谈谈话,聊聊天。"
"那我就跟你住在一起,好吗?"我兴奋地说。其实,讲心里话,我确实挺愿意同
小虎子这个话匣子住在一块儿。
"好哇,我们俩住在一起。"小虎子非常高兴,一转身又说,"我马上到妈妈那儿
搬床去。"
"不过,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要写好多好多文章,会妨碍你吗?"我有点担心。
"没关系,没关系。"小虎子很爽快地说,"我每天晚上也要看看书、做功课、写
日记。现在,虽然学校放暑假,但是也还有许多暑假作业要做。"
"我帮你搬床去。"我说。
"得了,得了,我这大力士还要别人帮忙?"小虎子一扭身就跑了。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打量起整个房间来,看到墙上挂着一张画,画的是一头雄赳赳
的老虎,下面写:"小虎子画"。
"小燕,想不到你哥哥还有这么一手--画得真不错呀!"我说。
"这张还不算好哩。"小燕说,"哥哥画过一张'武松打虎',画得像极了。爷爷
说好,老爷爷也捋着胡子夸奖。可是,他只挂了一天,就收起来啦。接着,才画了这
张。"
"干吗收起来呢?"
"他说,'我叫小虎子。武松打虎,可不就是接我吗?'"
我不禁大笑了。
"还有有趣的事儿哩。"小燕接着说道,"小灵通,你瞧瞧,他画的这老虎,一根
胡子都没有。他说,我连半根胡子也没有,当然,这老虎也该没有胡子。"
"真是妙极了。"
"不过,这头老虎旁边的松树,可不是哥哥画的,那是老爷爷画的。哥哥这套画画
的本领,是从老爷爷那里学来的。前几天,哥哥从老爷爷那里学会了画小鸟,就给我画
了两只小燕子,拖着长长的剪刀尾巴,让我绣到枕头上去了。"
小灵通漫游未来
人造器官
"你老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身体可真好!"我好奇地说。
"老爷爷的身体是不错。不过,他在67岁、96岁、108岁的时候,生过三次大病。
一次是肺烂了半边,动手术换了一叶人造肺。又有一次是肝脏坏了,换了个人造肝脏。
还有一次是心脏无法跳动了,换了个人造心脏。他的三次大手术,都是在'未来医院'
里做的。在这个医院里,有许许多多人造的器官,你什么器官坏了,就可以换一个新的,
就像自行车哪个零件坏了,可以调换一个新零件似的。因此,未来市的居民,寿命都很
长。"小燕这时也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在我们家,老爷爷的年纪
不算最大,老爷爷的爸爸、妈妈都健在呢,他们喊我老爷爷叫'小三子'哩!"
"我怎么没看见他们?"
"老人家跟老奶奶、奶奶在上周坐'未来号'宇宙火箭,到月球上避暑去了。月球
是广寒宫,非常凉快。"
"在平时,一大清早,他们和老爷爷、爷爷一起,在前面草坪上打太极拳。小虎子
也常参加,和他们一起锻炼身体。"
"你呢?"
"我喜欢唱歌、跳舞、跳橡皮筋。"小燕说。
"你老爷爷的耳朵一点不聋,下棋也不戴眼镜,这真难得哪!"
"老爷爷的耳朵灵,那是因为他的耳朵里,装了一只很小很小的放大机,能把声音
放大,所以他能听得很清楚。他的眼睛不花,那是因为他眼睛里,装了老花眼镜。镜片
是嵌在眼睛里的,所以你看不出来他戴眼镜。我爸爸的眼睛里也嵌着镜片,不过,他嵌
的是近视镜片。"
小灵通漫游未来
塑料世界
我跟小燕正说着,门"砰"的一声打开了,小虎子双手擎着床,笑嘻嘻地进来
了。
"唷,你的力气真不小。"我连忙跑上去接。
"哼,这算什么?这塑料床,比老爷爷的藤躺椅还轻。明天早上,你看看我练举重,
你就会知道,我的力气有多大!"小虎子说着,把床往地上一摔,那床一下子蹦得老高,
蹦蹦跳跳了几下,才"立定"下来。
"在我们这儿,不管是桌子、椅子、饭碗、床、书架、地板、天花板、门窗……全
都是用塑料做的。"小虎子说着,"不过,这塑料有好多种,像做桌腿、床架的塑料,
是'塑料钢',它像钢铁一样结实。像做窗户的塑料,是'有机玻璃'或者'塑料玻
璃',又透明又结实。做地板用的塑料,是'塑料橡胶',富有弹性,表面不滑,老年
人不会滑倒跌跤。天花板和墙壁是用一种'泡沫塑料'做的,这种塑料的肚皮里尽是泡
泡,又轻又能隔热,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这泡沫塑料还能隔音。小灵通,如果我们今
晚把门关上,就是谈到天亮,爸爸和妈妈也不会知道哩。"
"那晚上我也来。小灵通,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小燕在一旁说道。
"得了,得了,我是在打比方,并不是真的要谈到天亮。"小虎子连忙声明。我听
了倒糊涂了,不知道小虎子是真的打比方呢,还是怕小燕去告状。
正当我们谈得起劲,有人砰砰敲门。一开门,嘿,是铁蛋。他瓮声瓮气地说:"快
十二点一刻了,老爷爷喊你们快去吃饭!"
小虎子一看电视手表,果然是"12:15:17",他拉着我与小燕就跑。
小灵通漫游未来
一顿希奇的中饭
我吃了一顿非常希奇的中饭--当然,这只能说对我是非常希奇的,而未来市
的居
民们却常常吃这样的饭。
说起饭来,我不知吃过多少碗,饭的样子、饭的味道,我是非常熟悉的。可是,这
碗饭,我却从来没见过,更没吃过。
那饭粒都是圆溜溜的,像一颗颗珍珠。我试着吃了一粒,嗨,有点像饭的味道,但
细细一回味,又觉得和饭有点不同。
"小虎子,这是珍珠米?"我指着饭碗问。
"不,不,这不是珍珠米,这是人造大米。"小虎子妈妈笑着回答了我的问题,
"这人造大米不是田里种的,它是从工厂里造出来的。"
"米也能人工制造?"我迷惑不解。
"等明天,让小虎子带你到人造粮食工厂去参观参观。"小虎子的爸爸对我说道。
餐桌上有四盘菜,每一盘菜都使我感到希奇。
第一盘菜是五香酱蛋。那蛋足足有小西瓜那么大。
"这是什么蛋?是恐龙蛋?"我非常吃惊。
"哈哈,即使是恐龙蛋,也没有这么大!"小虎子的爸爸说道,"世界上任何动物
的蛋,都没有这么大。"
小虎子的爸爸一面说着,一面用刀把蛋切开。咦,我这才发现:蛋里没有蛋黄,全
是蛋白!
小虎子叫我吃了一块,我觉得味道倒有点像鸡蛋,但比鸡蛋还鲜!
小虎子的爸爸告诉我:"这个蛋是人造蛋!现在,工人们不仅会制造人造大米,而
且会制造人造蛋白质。他们把制成的蛋白质,灌进椭圆形的塑料袋里。顾客买回去以后,
用开水一煮,就煮成这个样子了。"
铁蛋带着沉重的鼻音在旁插嘴说:"这个蛋是我烧的!"
老爷爷听了,捋着胡子笑道:"烧这个菜最简单,只要把水烧开,蛋倒进去,再加
点酱油、五香粉就行了,所以让铁蛋来烧。"
另外一盘菜是清蒸肉丸。我吃了一个,觉得跟普通的肉丸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
味道。
出乎意料的是,小虎子的爸爸说:"这肉丸也是人造的!其实,人造肉跟人造蛋白
的化学成分差不多,都是用人造蛋白质做的。不过,现在未来市还只能生产人造肉酱,
人们用人造肉酱做肉丸子。暂时还没有办法做成一块块的人造肉。"
第三盘菜是萝卜炒丝瓜。我吃了一口,这萝卜是平常的萝卜,不过味儿甜一点。这
丝瓜也是普通的丝瓜,只不过味儿鲜一点。
我一边吃,一边想:萝卜虽然平常,丝瓜也很普通,可是,我怎么从没吃过萝卜炒
丝瓜呢?
仔细一琢磨:萝卜是秋季蔬菜,丝瓜是夏天上市的,有萝卜的时候没有丝瓜,有丝
瓜的时候没有萝卜,现在怎么同时生产了呢?
小虎子的爸爸把其中的奥妙讲给我听了:原来,这是未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一
种叫做"遗传工程"的新技术培养出来的新品种,名字叫"萝瓜"。本来,人们种萝卜,
只收萝卜,萝卜叶子不能吃;人们种丝瓜,只收丝瓜,丝瓜叶子扔掉不要。现在,他们
把萝卜与丝瓜合在一起,培育成"萝瓜"。这种作物,上面长丝瓜,下面长萝卜。萝卜
和丝瓜同生共长,同时收获。也正因为这样,就有了这盘萝卜炒丝瓜。有趣的是,这新
品种的叶子也可以吃,盘子里夹杂着好多萝瓜叶。我吃了几片,就像青菜一样好吃。
还有一盘菜是雪白的粉皮,拌着一颗颗西瓜籽。我感到很奇怪:怎么用西瓜籽当菜
呢?
我用筷子夹了一颗西瓜籽,想用牙齿把它的壳咬开。谁知一咬,就把它整个儿咬碎
了,原来这西瓜籽是没有壳的,味道挺香,油汪汪的。
"咦,这西瓜籽怎么没有壳?"我话音未落,就惹得小虎子全家哈哈大笑,连铁蛋
也笑了。
直到小虎子的爸爸告诉我这是芝麻,我才知道自己弄错了。
这芝麻真大,和西瓜籽差不多大小。小虎子的爸爸说,这是未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吃了这顿希奇的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