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8)


铁蛋的"小兄弟"
 
    也许由于我太累了,也许由于墙壁的隔音性能好,我一觉醒来,已经快7点钟
了。
    我抬头一看,小虎子的床上空荡荡的,他早就起床了。
    我翻身下床,走出了卧室。
    真有意思,小虎子、小燕和铁蛋,正在那里各忙各的。
    小虎子蹲在门后,手里拿着螺丝刀,不知道在干什么。他一见到我,一把把我拉住,
叫我也蹲下来,说几声"开门,开门"。
    原来,小虎子拆开了声音锁,要把我的声音也录在磁带上。这样,我也能把大门
"喊"开。
    我试着来到门外,对着大门喊了一声"开门"。门果真自动开了!
    "小虎子,你真行,连修理声音锁也会。"我对小虎子说。
    "我不光是会摆弄声音锁,就连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微电脑、机器人有点小
毛小病,我也能对付。"小虎子说,"爸爸是我的'师傅',我的这点本事是从他那儿
学来的。他常说,要从小做'动手派',别做'伸手派'!"
    小燕正在阳台上舞剑。她的旁边放着摄像机。她舞一遍,看一遍录像。再舞,再看,
一个人在那里忙得不可开交。
    最有意思的,要算是那位"铁灵通"了,他正捧着一本书在看哩。他看书的速度挺
快,像点钞票似的,一页页飞快地翻过去。翻了一会儿,他踱方步了。踱了几步,又翻
起书来。
    铁蛋在看什么书呢?我走近一瞧,吃了一惊:他手里拿的竟是《音韵词典》!
    "你看《音韵词典》干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我想写诗,不会押韵,所以看这本书。"
    嘿嘿,铁蛋也想写诗哩!我考考他:"铁蛋,你说说,诗有些什么特点?"
    铁蛋踱着方步,摆出一副诗人的架势,用诗一般的语言,答复了我的问题:
    "写诗要押韵,
    诗句要分行。
    话要说得巧,
    话要说得短。
    那就是诗,
    那就是……那就是……"
    铁蛋说到这里,找不到合适的押韵的字眼儿,着急了,不踱方步了。他赶紧飞快地
查起《音韵词典》来。
    "那就是……那就是……"这位"铁灵通"还是查不到合适的字眼儿。
    为了不使"铁灵通"尴尬,我也踱起方步,悄悄走开了。
    就在我走到房间门口的时候,忽听得铁蛋大喊一声:"那就是……哎哟!"
    我回头一看,吃了一惊:铁蛋怎么啦?
    此刻,他高举着双臂,像一个诗人处于最激动、最兴奋的状态,然而,他竟一动不
动,像一座塑像似的。
    我赶紧踅回来,走到铁蛋跟前。呀!铁蛋"凝固"了,一动也不动,手里还拿着
《音韵词典》呢!
    我连忙把小虎子、小燕喊来。小燕听了我诉说铁蛋刚才作诗的情景,便说:"一定
是铁蛋太激动了,电压升高,短路了!"
    嗬,人激动的时候血压会升高;机器人一激动,电压也会升高!
    小虎子点了点头,说道:"铁蛋得病了,病得不轻。快,把急救箱打开,请他的
'小兄弟'给他看病!"
    铁蛋的"小兄弟"是谁?
    只见小燕打开了漆着红十字的急救箱,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小的玻璃瓶,瓶里有一颗
比人丹还小的药丸。
    小燕轻轻打开瓶盖,把小药丸取出,放在铁蛋的鼻子底下。那小药丸竟然会走路哩,
大模大样走进了铁蛋的鼻孔!
    约莫过了20多分钟,铁蛋高举的双臂放下来了,眼珠子也转动起来了--一切恢复
正常。
    这时,小药丸从铁蛋的鼻孔里走出来。小燕重新把它放入玻璃瓶。
    我把玻璃瓶拿过来一看,唷,那小药丸原来是小不点儿机器人!
    "这么小呀!"我很吃惊。
    "他是铁蛋的'小兄弟'。"小虎子说,"这'小铁蛋'不光是会爬进铁蛋身体里,
替他修理电子线路,还能给人看病呢。病人可以像吃药丸似的,把'小铁蛋'吞进肚子
里。'小铁蛋'就在病人的肚子里动手术。这么一来,病人用不着大开刀,少吃许多
苦!"
    真想不到,小机器人的本事却不小哩!
 

  
 
 

 

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
空中散步
 
    我们本来说好八点钟出发,参观"空中少年宫"。由于铁蛋"生病",耽误了
将近
半个钟头。一直到了8点半,我和小虎子、小燕、铁蛋才坐上了"五用车"。
    "空中少年宫",多么带劲、多么响亮的名字。昨天,我一听说未来市建成了一座
"空中少年宫",就把它列为我的第一个采访单位。我只到过地上的少年宫,从未去过
"空中少年宫",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到这样的名字。然而,小虎子却说它是"老古
董"!
    "五用车"离开屋顶,在空中飞行。小虎子和小燕低着头,都在看自己的手表。不,
不,那是"多用表"。它既是手表,又是袖珍电视机,也是袖珍收录机,同时还是微电
脑。此刻,小虎子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小燕在收看世界语电视讲座。他们俩都戴上了
耳机,聚精会神。
    铁蛋呢?他手里拿着袖珍录音机,口中念念有词。嗬,这位"铁灵通"在空中诗兴
大发,正在把自己的"即兴诗"用录音机录下来。
    我侧耳细听,听见"铁灵通"在吟诗:
    蓝天蓝盈盈,
    大地绿茵茵,
    蓝盈盈的蓝天啊,
    绿茵茵的……
    大概他没有随身带《音韵词典》的缘故,找不到合适的押韵的词儿,只好"绿茵茵
的……绿茵茵的……绿茵茵的……""茵"不下去了。
    忽然,"铁灵通"仿佛灵感来了似的,又重新吟哦起来:
    蓝天蓝盈盈,
    大地绿茵茵,
    蓝盈盈啊蓝盈盈,
    绿茵茵啊绿茵茵。
    他啪的一声,关上了录音机,显出满脸得意的神色。他拿出了袖珍无线电话:"喂,
《未来时报》吗?我写了一首诗……什么……标题是什么……标题就叫《空中吟》吧……
这首诗是分行的,押韵的,很短,很巧妙……"
    我听着,听着,抿着嘴儿笑。我的天,难道分行的、押韵的、很短、很巧妙就是诗?
何况,"铁兄"的大作还谈不上"巧妙"!
    我撇开"铁灵通",观赏起"蓝盈盈的蓝天"。"五用车"在自动飞向目的地。
    咦,在正前方"蓝盈盈的蓝天"上飘动着一个巨大的银色的"橄榄"。
    近了,近了,我看见那"橄榄"身上,漆着很大的星星火炬标志。我明白了,那一
定就是"空中少年宫"。
    我虽然还是第一次亲眼看见这空中的庞然大物,不过,我见过它的画片。
    "它是飞艇,对吗?"我问道。
    "是的。飞艇不就是个老古董?"这时,小虎子已经摘下耳机。
    小虎子按动着自己的"多用表"上的小电键,然后把戴着"多用表"的手伸到我的
跟前,还让我戴上了耳机。我从"多用表"那纪念邮票大小的荧光屏上,看到各式各样
老掉牙的飞艇画片:
    1884年的"法国"号飞艇;
    1910年的德国"L2-7"号载客飞艇;
    1919年飞越大西洋的英国"R-14"号飞艇;
    1926年从罗马飞到北极的"诺奇"号飞艇;
    1929年用20天时间作环球飞行的德国"齐柏林伯爵"号飞艇;
    原来,这是"空中少年宫"播出的电视节目。这样,当小伙伴们在飞向"空中少年
宫"的途中,就可以知道飞艇的发展历史。
    耳机里还传出解说员的说明词:
    "后来,为什么飞艇家族衰落了呢?"
    "因为早期的飞艇里是充满氢气的。氢气会燃烧,许多飞艇在空中烧毁了。"
    "人们用不会燃烧的氦气,代替氢气充进飞艇。不过,那时候飞艇的骨架还是用普
通的钢材做的。大风会折断飞艇的'脊梁骨'。"
    "这样,谁还敢去乘坐飞艇?飞艇的家族当然衰落了。"
    "现在,我们的科学家制成了又轻又结实的合金材料,用它来做飞艇的'脊梁骨',
再在飞艇里充进氦气。这样的新飞艇,就既不怕风,也不怕火了。"
    "飞艇又时新了。"

    "我们的'空中少年宫',就是一艘新飞艇。"
    "空中少年宫"已经近在眼前了。
    "五用车"降落在"空中少年宫"的背上。嗬,那背上的停机坪,足足有四五个足
球场那么大,已经有好多好多"五用车"停在上面。
    在巨大的停机坪上散步,云朵在身边飘荡,我仿佛来到了仙境。"蓝盈盈的蓝天"
像天花板似的,仿佛跳一下就可以摸到。太阳好像也离得更近了。这儿的空气,像溪水
一样清澈透明。虽说正是炎夏,风儿迎面吹来。凉丝丝的,叫人精神一爽。我觉得,这
种"空中散步"惬意极了。哦,飞艇,你是多么可爱的"老古董"!
    我看到好多好多小伙伴在停机坪上蹦呀,跳呀;跳呀,蹦呀,红领巾在云雾中显得
更加鲜艳。
    整个停机坪闪亮亮的,像一面巨大无比的镜子。小虎子告诉我,停机坪上铺的是
"硅片",它能吸收太阳能发电。"空中少年宫"是一艘太阳能飞艇,它在空中飞行,
不用一滴油,也不用一块煤,不会污染那"蓝盈盈的蓝天"。
    "空中少年宫"像一座大楼,里面还有电梯呢。小虎子和小燕带着我上上下下,跑
遍了每一层、每一个角落。
    在"空中少年宫"里,我看到了"空中剧场"、"空中电影院"、"空中天文观测
站"、"空中气象台"、"空中摄影兴趣小组"、"空中美术爱好者小组"……甚至还
有"空中游泳池"、"空中溜冰场"哩!
    小虎子告诉我,目前"空中少年宫"还只是一艘小型的飞艇哩。飞艇依靠氦气的浮
力,不用花费什么,就能运载许多货物浮在空中。它是"空中轮船"。如今,在未来市
上空有好多艘"空中轮船"在运货、运客,有的还开办了"空中旅馆"、"空中餐厅"、
"空中疗养院"。
    高空空气清洁,病菌少,"空中医院"已经办起好几家。那些制造电脑的"脑细胞"
--集成电路的工厂,最怕灰尘,现在也都搬到飞艇里,成了"空中工厂"哩。
    飞艇上装着望远镜。这望远镜不是仰看星星,却是俯视大地。我从望远镜里惊奇地
看到,海上也有"老古董"--许多轮船上,装着巨大的风帆!不用问,装帆可以利用
风力,节省能源。帆船是比飞艇更老的"老古董"。想不到,"老古董"在未来市也大
显身手。不过,那帆船上装了电脑,能够自动控制帆的方向,使帆总是能够吹到最大的
风力。
    金色的太阳已经升到我的头顶,我们坐上"五用车"返航了。
    在返航途中,小虎子和小燕又戴起了耳机。小虎子说:"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也可
利用,它好比零头布。把许多零头布缝在一起,也能做整件的衣服哩。"
    铁蛋呢?拿出了袖珍无线电话。
    忽然,铁蛋高兴地搡了我一把,对我说:"刚才,《未来时报》编辑部在电话里告
诉我,我写的'小灵通参观空中少年宫',已经登出来了!"
    "谢谢你,祝贺你,铁灵通!"我对铁蛋说道。我记起了铁蛋的那首诗,便问道,
"你那首《空中吟》呢?"
    "没登。"铁蛋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被退稿啦!"
    "这儿退稿怎么退法?"我三句不离本行,问道。
    "退稿,就是编辑部给作者打个电话,说稿子不用了。编辑部通过电传机,把稿子
退给作者。"铁蛋回答说,"我们这儿,什么事儿都办得快,什么事儿都讲究效率。稿
子要用,几分钟之内就发表了。不用,顷刻之间,就可以把稿子退还给你。"
    "这么快呀!"我真是又惊讶又羡慕。
 

  
 
 

 

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
静静的世界
 
    未来市的生活,像彩虹一样瑰丽多姿。
    我在空中散步,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吃过午饭以后,"五用车"飞向湛蓝湛蓝
的海洋。
    万里晴空,太阳把金色的光芒洒满海面。
    风平浪静,海面像一块无边无际的玻璃。
    "五用车"越飞越低,溅落在海面上,激起一阵雪白的浪花。"五用车"的翅膀自
动收拢,变成一艘小汽艇,在海面航行。船尾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航迹,看上去就像喷
气式飞机在蓝天上留下的航迹一样。
    铁蛋又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念起了自己的"新作"--《海上吟》:
    大海绿茵茵,
    蓝天蓝盈盈,
    绿茵茵啊绿茵茵,
    蓝盈盈啊蓝盈盈。
    我一听,这首诗只不过把他的《空中吟》颠倒了一下诗句的顺序,改了几个字而已。
唉,可敬的"机器人诗人",只不过这么点水平。幸亏他的电脑还有点自知之明,懂得
颠倒了一下顺序的诗的质量比原作好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没有把"新作"向《未来时报》
投稿。
    "哎,小灵通,地球表面70%是海洋,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海
球'?"小虎子冷不丁地向我提出了这么个怪问题。
    "大概因为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他们的鼻子底下只看到陆地,就把我们人类

居住的星球称为'地球'。"我思索了一下,答复道。
    "小灵通,你说得不错。"小虎子道,"在我们未来市居民的鼻子底下,不光是看

到陆地,还看到海洋。'地球'这名字看样子得改。"
    "我的名字也得改。我已经不是铁面、铁身、铁手、铁脚的了,怎么还叫'铁
蛋'?"铁蛋插嘴道。
    铁蛋的话,惹得大家都笑了。
    这时,"五用车"的屁股一翘,钻进了海里,成了潜水艇。
    "五用车"的外壳是透明的,海水也是透明的,我仿佛来到了水晶宫。鱼儿从我跟
前游过,虾儿从我身边溜过。
    我仰起头来朝上看,天空是银白色的,鱼儿的肚皮也是银白色的;我低下头来往下
看,海是青灰色的,鱼儿的背脊也是青灰色的。我这才明白,鱼儿穿青灰色的"上衣",
穿银白色的"裙子",原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敌害发现。
    我正在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水晶宫里的迷人美景,猛地,一条浑身银白色、足足有六
七米长的大鱼朝我们袭来。它行动非常敏捷,绕着"五用车"兜一个圈子,然后,使劲
儿一甩尾巴,消失在海水中。
    "大白鲨!"小虎子对我说。
    话音未落,大白鲨像一颗导弹似的,从正面朝"五用车"急急地直冲过来。
    哦,这家伙刚才是来"摸情况"的。这一回,正式发动进攻了!它似乎明白,只有
从正面进攻,才能"咬"住"五用车"。
    它张开了血盆大口,那白色的尖牙有手指头那么粗。它使劲儿一咬,"五用车"震
了一下。喀哒一声,大白鲨咬断了一颗牙齿,"五用车"安然无恙。这家伙欺软怕硬,
咬不动"五用车",尾巴一扫,闪电一般溜走了。
    我刚松了一口气,海里不知道什么东西在"燃烧",冒出一股黑色浓烟。这浓烟包
围了"五用车"。
    "加速!"小虎子一按电钮,"五用车"迅速前进,穿过了黑烟。
    我回头一看,嗬,一只巨大的乌贼,在那儿喷出"墨汁"!
    "五用车"在水晶宫里道游。我们跟虾兵蟹将打交道。
    "五用车"慢慢下降,贴近海底。这儿是浅海。阳光透过海水,淡淡地照耀着海底。
    海底平展展的,长着海草、海带、海藻、珊瑚、海葵。我仿佛来到一马平川的大草
原。
    不过,一想到大草原,我就觉得眼前这海底"草原"好像缺了什么。对啦,对啦,
我记起古代那首著名的民歌: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怎么能没有牛羊?
    咦,远处有黑影在晃动。那是什么?
    近了,近了,我看见了,那黑影竟然是人!
    "有人?"我感到奇怪。海底怎么会有人?
    "那是我的'铁哥们'!"铁蛋打趣地告诉我。
    嘿,原来是机器人!机器人不呼吸,在海底倒挺自由自在。不过,铁蛋的"兄弟们"
到海底来干什么呢?
    咦,机器人在牧羊呢。羊怎么能够跑到海底吃草?
    咦,还有的机器人骑在马背上,在那里牧马、牧牛哩。马、牛怎么能够跑到海底吃
草?
    难道是机器羊、机器马、机器牛?
    "五用车"刹车了,停在草原上。那些羊、马、牛一点也不怕陌生,都跑了过来
(确切点讲,是游了过来),把"五用车"团团围住,好奇地伸出脑袋看着我。太拥挤
了,有的甚至跑到"五用车"上面,"站"在我的头顶上哩。
    趁这机会,我细细打量它们,好一副古怪的长相:
    那羊,虽然浑身长着白色的羊毛,可是没有脚,却长着四只鱼鳍。那尾巴也成了一
根鱼尾巴!
    那马、那牛更怪,长着牛头马嘴,浑身却披着银闪闪的鱼鳞。它们也没有脚,同样
长着鱼尾巴。
    我想起我的任务,连忙拿出手提式电视摄像机,想把这些奇形怪状的牛、马、羊摄
入镜头。不过,海底本来就不大明亮,像阴天似的,这么多牛、马、羊又把"五用车"
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没办法拍摄。我请小虎子、小燕帮忙,把车里所有的灯
都开亮。
    没想到,明亮的灯光,吓跑了牛、马、羊。刹那间,它们摇着尾巴,一哄而散,都
不见了!
    机器人倒不怕灯光,反而走到车前。他们像哑巴似的做着手势。只有铁蛋懂得这特
殊的"语言",翻译给我听:"请立即关灯。不然,按照未来市市政府颁布的'不得扰
乱海底牧场'的规定,要罚款!"
    我连忙请小虎子、小燕关灯。
    这时,机器人把手举到前额,行礼致敬。
    "五用车"启动了,离开了海底。
    "这些奇怪的牛、马、羊,我从来也没见过!"我对小虎子说道。
    "它们叫'牛鱼'、'马鱼'、'羊鱼'。"小虎子说出了一连串新鲜的名词,
"它们是未来市遗传工程研究所培育的,在鱼的细胞中加进了牛、马、羊的基因。这么
一来,它们能够像鱼那样用鳃呼吸,在海底生活;又能像牛、马、羊那样长牛肉、马肉、
羊肉。"
    "还有牛奶、马奶、羊毛呢。"小燕补充道。
    "牛、马身上为什么不长毛?"
    "牛毛、马毛没人要!"
    "鲨鱼不吃它们?"
    "鲨鱼最喜欢吃它们呢!"

    "鲨鱼来了怎么办?"
    这时候,铁蛋插嘴说:"我的'铁哥们'手里有驱鲨剂。"

    "驱鲨剂?"我问。

    小虎子告诉我,鲨鱼是"近视眼",用灯光赶不走它们。不过,海里有一种小鱼,
叫"摩西鲽"。摩西鲽虽然小,鲨鱼见了就逃。为什么呢?科学家从"摩西鲽"身上提
取到一种牛奶一样的液体。鲨鱼一"闻"到这种液体,马上逃之夭夭。后来,科学家们
用人工的方法大量制成这种液体--"驱鲨剂",用来驱赶鲨鱼。鲨鱼,是海底草原上
的豺狼!
    "大乌贼来了呢?"我又问。
    "一见大乌贼来了,机器人就冲上去。"小虎子说,"机器人是'铁打的汉',大
乌贼对他没办法,只好放一通墨汁,溜走了。"
    哦,怪不得机器人在海底工作,他们是忠于职守的海底"牧民"!
    "我的'铁哥们'不光是海底牧民。"铁蛋十分自豪地说,"我的'铁哥们'还是
海底工厂的工人哩。"
    "海底有工厂?"我问。
    "是的。"小虎子说,"那是在深海。那儿有许多机器人在开采海底的锰矿。"
    "我们上那儿看看去!"
    "不行。深海的压力很大,'五用车'受不了。"
    "五用车"返航了。
    当"五用车"钻出海面,海上起风了。大风搅起了一排排巨浪,蓝色的海面上泛起
了白花花的泡沫。可是,几秒钟之前,"五用车"在海面下,那儿却风平浪静。水晶宫,
是一个静静的世界。
    "五用车"越飞越高,我俯瞰海面,啊,大风像一只无形的大钉耙,正在那里翻晒
着蓝色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