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间谍和反间谍
静悄悄的闹剧
很多人常常把间谍和特务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特务是指参加特务组织或者接受特务机关的任务,进行刺探情报、暗害、破坏、造
谣惑众等反革命活动的分子。
间谍,则是指由外国情报特务机关所派遣或指使的人员,从事窃取、刺探、传送机
密情报工作,或者进行颠覆、破坏等活动。间谍往往以各种身份、职业名义为掩护,打
入军队和国家的要害部门。
也就是说,间谍是特务;特务不都是间谍--其中那些受外国特务机关派遣的特务
叫间谍。
一句话,间谍是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特务活动。
间谍活动总是跟政治斗争不可分割。
早在2000多年前,间谍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据说,那时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在访问希腊的时候,诱走了王后海伦。
为此,希腊发兵远征特洛伊。
希腊军队围困特洛伊城,前后9年,未能攻下。到了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赛向国
王献了妙计。
……希腊军队撤围了,登船而去。特洛伊军队出城追击,在希腊军营里俘获了一匹
巨大的木马和一个希腊青年西农。
西农告诉特洛伊人,这匹木马乃是一匹神马,只是因为硕大无比,无法装上木船,
这才被希腊军队遗弃在营地。祭司曾预言,如果木马留在特洛伊城,那么就永远百战百
胜。
特洛伊人大喜,把木马运进城里。
夜深人静,劳累了一天的特洛伊士兵们正在酣睡。西农悄悄来到木马旁边,敲了敲
木马。
木马的肚子时,埋伏着希腊士兵。他们冲了出来,跟城外的希腊军队里应外合,一
举攻下了特洛伊城……。
这就是在西方家喻户晓的"特洛伊木马计"。西农和那些藏于木马腹中的希腊士兵,
便是最早的间谍。
中国古代也很重视使用间谍,同时又很注意反间谍。春秋末期的孙武,写了著名的
《孙子兵法》一书。书中的《用间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用间谍、反间谍的理论
著作。《用间篇》精辟地论述了间谍的重要作用、间谍的分类、反间谍的方法、怎样正
确使用间谍等。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大家熟悉的:荆坷受燕国太子丹的派遣,前往秦国,假借给
秦王政(即秦始皇)献督亢(今河北琢县东南)一带的军事地图,图卷中藏了匕首。"图穷
匕见",荆轲用匕首刺秦王,未中,当即被捕,死罪。荆轲,就是早期的间谍。他以献
图为名,进行暗杀之类间谍活动。
春秋时的苏秦,也是著名的间谍。他奉燕国的燕昭王之命,到齐国从事间谍活动,
使齐国与邻国不和,疲于战争。后来,苏秦竟然担任齐宰相!苏秦的间谍活动,在燕国
联合五国进攻齐国时,终于暴露。苏秦即被处以"车裂"极刑而死。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受曹操派遣,借他与东吴统帅周瑜有旧,来到东吴从事间
谍活动,甚至在周瑜大本营中偷看机密文件--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密信;吴将黄盖
诈降曹操,暗地里进行间谍活动……。
古代的间谍活动,受当时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靠"图穷匕见"、"蒋干盗书"
之类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当今世界上的间谍活动越演越烈。尤其是各间谍机关把最新科
学技术用于间谍活动,同时各国又无不以最新科学技术来武装反间谍技术,因此,间谍
和反间谍的斗争,远比古代复杂、尖锐、隐蔽。
间谍和反间谍斗争,是一出"静悄悄的闹剧"。如今,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差不
多都在演出这类"静悄悄的闹剧"……。
克格勃和"C.I.A"
世界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要算是前苏联的"克格勃"和美国的"C.I.A"--中
央情报局了。只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克格勃"也随之土崩瓦解。
克格勃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开头字母的中文音译。它是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
于1954年3月12日成立的。总部设在莫斯科。
克格勃的正式编制谍报人员,便有50万之众。也许,这还是一个大大缩小了的数字。
据说,其中有4万多人并不是在苏联的国土上活动。
克格勃分4个局--第一总局,第二总局,第四总局,第五总局。其中第三总局空
缺。
第一总局为对外谍报局。
第二总局为国内防谍局。
第四总局为边防总局。
第五总局为秘密警察局。
另外,克格勃还下设7个直属局、6个直属部。
克格勃设有"技术学校",专门训练间谍。间谍的课目有电报术、摄影术、窃听术、
爆破术、密写术、毒杀术、外语,还有格斗、擒拿、射击技术。
克格勃训练间谍,为的是要跨过苏联的国界,进入异国刺探军情。怎样才能使在苏
联土生土长的人,摇身一变,成为"外国人"呢?
克格勃挖空心思,在外人莫入的地区,建立起苏联国土上的"异国他乡"--有
"美国"城,有"英国"城,有"加拿大"城,也有"中国"城等。城里的建筑、陈设,
一概仿照所模拟的国家。在那里,居住着来自这些国家的叛逃分子。间谍在那里长期生
活,学习"外国"的语言、生活习惯等等。一直到学得纯熟了,象个"外国"人了,这
才"毕业",被派往国外。
除了克格勃之外、苏联还设有间谍情报机构--'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简称
"格勒乌"
美国的间谍机构较多,鼎鼎大名的是"中央情报局",英文缩写"C.I.A"。它是
美国最大的间谍机构。
中央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7月,总部设在华盛顿。
中央情报局公开的编制人员为16万,实际数字比公开的数字多几倍。它的经费每年
为100亿美元。
中央情报局之下,设13个部门。跟克格勃一样,中央情报局的间谍也遍及全球,在
各个角落悄悄地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中央情报局的头目深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没有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几乎无法进
行间谍活动。因此,他们招收时间谍,并非那些亡命之徒、草莽之辈。据报道,中央情
报局的成员中,绝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其中5%还获得过博士学位、成为"博士间
谍"!这些大学生,分属于281个专业,其中35%是社会科学,24%是企业管理,20%
是数学、物理,11%是工程技术,6%是生物学,4%是军事情报。有1/3的成员懂一种
外语,1/7的成员懂3种以上外语。最近几年招收的新谍报人员中,博士占16%,硕士占
38%!
山本大将之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之死,一直是一个历史学家们关注
的谜。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联合船队司令官,是偷袭珍珠港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正因为
这样,他成了美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1943年4月18日,当山本五十六坐着双引擎轰炸机飞往布干维尔岛的时候,飞机失
事,山本遇难。日本从飞机残骸中找到他的尸体,发现他的手还紧握着军刀。
山本五十六是怎么死的?是飞机故障,还是遭到暗杀?
一直到1979年,当时亲手击落山本座机的美国空军上校仲马斯·格·朗菲尔发表了
回亿录,才披露了山本之死的真相。原来,当美军获知4月18日上午9点45分山本五十六
要飞抵布干维尔岛的卡伊里机场,便组织了16架洛克希德闪电式战斗机在半途截击。山
本和他的参谋部乘着2架轰炸机,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山本办事一向非常准时。那天,
他的飞机准时起飞,落进了美军的伏击圈,遭到突然袭击。山本座机被击中坠毁。
山本的行踪是极端机密的,为什么会被美军知道呢?
关键在于美军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山本在抵达布干维岛前一天,曾用密电告知了那
里的日军指挥官。
密电码,是属于核心机密。为什么密电码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电报是现代最常用
的远距离通讯技术。电报的无线电波是短波,通过大气电离层的反射而传到遥远的地方,
我方能收到,敌方也能收到。然而,电报的内容只许我方知道,不能让敌方知道。怎么
办呢?那就是采用密电码。这样,敌人即使截获了电波,也无法获知其中的内容,犹如
"文盲"看书。目不识丁。
但是,一旦密码被敌方破获,就能译出电报的内容,造成严重泄密。山本五十六之
死,就是死于密码泄密!
正因为密码如此重要,它常常成为各国间谍争夺的对象。间谍机关大都培养了一批
"密码专家",专门从事破译敌方密码的工作。另外,也常派出间谍,以各种方式打入
敌方,偷取密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特工人员在战场上找到一本烧残的苏联密码,如获至宝。
美国情报机关就用这本密码,破译了苏联的许多密码。然而,苏联竟一直未发觉。
1953年,美国法院判处美国科学家罗森堡夫妇死刑,指控他们把制造原子弹的秘密
泄露给苏联。这件事轰动了世界。美国在当时是以罗森堡的妻弟、美军机械师林格拉斯
为证人,揭发罗森堡夫妇的叛国行径。直到1980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这才披露,
原来美方当时是从破译苏联密电码获知罗森堡夫妇情况的,用林格拉斯出庭作证只不过
遮人耳目而已。
一般来说,军用的密码是经常变换的。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现在有的间谍机
关正在用电脑分析敌方的电文,以求破译密码哩。
1972年,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他的一位待从总是随身拿着一只与众不同的黑
皮包。那包里装着一台小型的"语言保密通信机",专供总统通信之用。尽管它通过短
波无线电跟设在世界各地的7个卫星地面站联系,再由地面站转发,但是几乎用不着担
心被破译。因为它是通过语言保密通信机发送的,对方是用语言保密通信机接收的。它
的核心部分,用的是"数字化声码器",很难破译。
其实,除了密码电报之外,普通电报之中,也包含着秘密。
据云,1971年9月13日发生的林彪事件,最早被日本情报部门获悉。那是因为日本
情报部门对中国的民用明码电报也进行监控。那时,忽然从发自北京的民用电报中,发
现很多紧急召回正在探亲士兵的电报。日本情报部门据此断定,北京发生了异常情况。
虽说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