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桂东诗歌闹洞房


一本散发着古韵遗风的桂东《闹洞房诗歌集》。为民国时期手抄本,黄色草纸,横12厘米,纵18厘米,右侧线装,从右至左竖排,对折双面楷书,每页8行,计33页(不含封面封底),保存完整。

    收藏者葛苑晨(化名)告诉笔者,几年前,他从一位卖废品的老人手中购买了一捆废旧报刊,在整理中,发现了该《闹洞房诗歌集》。《诗歌集》有116首闹洞房的诗歌,分让房、闹房、暖房、出房、入洞房等几个部分。《诗歌集》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喜庆、祥和的赞语。

    冲着这罕见的《诗歌集》,笔者饶有兴趣地造访了该县几位耄耋老人。
    《诗歌集》中的“让房诗”道:


点起花烛送亲郎,
送起新郎寿年长;
贺起新郎生贵子,
五子登科秀才郎。
……
今宵聚会来让房,
吹笙鼓琴喜洋洋;
永结同心山海固,
百年佳偶定流芳。


    老人们说,过去,桂东人婚姻礼节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婚礼。“闹洞房”是婚礼中的一部分。“闹洞房”桂东民间又称“让房”。婚宴之后的当晚,新人的平辈,男男女女纷纷走进新人房,闹洞房,逗新娘。这一美好的传统习俗在桂东乡间流传并得以沿袭。而今,桂东城里的年轻人走进婚姻的殿堂时,也爱上了这一逗笑取乐的仪式。
    《诗歌集》有不少闹房诗,如:


闹房花烛在今宵,
牛郎织女会鹊桥;
鼓瑟鼓琴真好合,
如宾如友赋桃夭。
……
众位同来进新房,
把酒言欢贺新郎;
锦被同遮天作合,
鸳鸯共枕最悠长。
……
打鼓吹箫进洞房,
恭贺新人与新郎;
今晚两人齐努力,
明年桂子早飘香。


    老人们说,亲朋好友聚于新房中闹洞房,图的是热闹,营造的是人气。以逗笑取乐为主的闹洞房,新人表演的节目有吃苹果、猜谜语、对对联、过独木桥、唱歌、跳舞、讲罗曼史、喝“交杯酒”……五花八门,充满着智慧幽默,有雅有俗,诗歌闹洞房应是雅闹。“闹”是一种娱乐活动,是为新郎新娘祝福、说好话,这可以调侃关系,可以看到新人的才艺,也反映新人的人缘。据说闹洞房常闹到深更半夜,越闹越喜,越闹越发。

    在闹的过程中,新郎新娘是客人“闹”中的主角,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他们进行。新郎会给客人递烟,新娘则分发糖果、瓜子、花生、红枣等。客人先吟诗,后再吃。


手拿瓜子两边黄,
贺起新人与新郎;
今晚洞房花烛夜,
夫妇齐眉天地长。
……
兰花根,园又长,
肚是糯米外面塘;
贺起新娘生贵子,
早生贵子姓名扬。


    每吃一样东西,吟一首诗。吵闹声、说笑声、起哄声、怪叫声会从新人房中飘出。新郎新娘面对客人们“大军压境”的闹,往往招架不住,酒喝得一塌糊涂,即使有情趣低、庸俗的闹,新郎新娘也会对客人宽容、豁达,因为闹洞房有“新婚三天没大小”的说法。客人题诗,新郎应礼节回诗。
在《诗歌集》中,就有新郎回诗:


承蒙亲友来暖房,
薄蔬淡酒谁不当;
晚生洞房花烛夜,
烦再题诗又何妨。
《诗歌集》还有出房诗:
一对花烛照绣房,
郎脱衣衫女解裳;
两人共睡鸳鸯枕,
好似糯饭放白糖。


中华民族第一首闹洞房诗出自《诗经•国风•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可见闹洞房诗有二三千的历史了。

    桂东趣味盎然的《闹洞房诗歌集》记录着相关的信息,但它的创作者是谁?桂东诗歌闹洞房又始于何时?抄写该诗歌集的人是谁?从何处抄写?时代的变迁,笔者目前还没有考证出。桂东人以诗歌闹洞房,尽管是旧闻,如今虽说也没有人以诗歌闹了,却是一桩新鲜事。桂东闹洞房的《诗歌集》虽说比不上《诗经》的闹洞房诗,但如此之多的闹洞房诗荟萃在一起,那就不能小看了。可以肯定的说,它可以帮助人们研究桂东的历史、文化、民俗,是研究桂东婚俗文化的重要史料,是一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