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资料-隋唐五代时期的根艺


 

根艺资料-隋唐五代时期的根艺

到了隋 唐时期
我国根艺创作随着美术事业的兴盛而相应得到发展
根艺作品不仅在民间流传
为人民所喜爱
也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珍爱
在 新唐书 李泌传 -中记载
泌尝取松
枝以隐背
名曰 养和
;后得如龙形者
因以献帝
四方争效之
说的是唐时邺官李泌采用天然树根
制作龙形抓: 背献给皇帝的事
桂苑丛谈 -中记载
唐时候有人发现有一种节茎呈四方形竹子
深秋至简
经岁成竹
质坚韧
可做手杖及观赏用
而唐人段公路在
北户录方竹杖 -中
对把方竹削圆上漆制作拐杖评为
庸俗不解事之诮
可见当时人们对竹子自然形态美的重视
唐代韩愈在 题木居士 -中关于
火透波穿不计春
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
便有无穷
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
遇赏还同爨
窜下余
朽蠹不胜刀锯力
匠人虽巧欲何如的叙述
也可看出当时根艺的兴起和被人们所珍爱
韩愈的这两首诗也描述了一件
人物
根艺美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特色
根如头面干如身
可看出当时这件作品的作者
将一个带树干的根倒立起来
创作了一件 似人 的艺术作品形象
在作者心目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不是一
位普通人 而把它视为一尊 神佛 的形象
即称之为 木居士
古人认为这一根艺造型

所表达出的形象与思想内容和树根本身所自然形成的 主观意志
有关 这一 天人合一 的根艺美术品
人们把它供奉在庙里
像雕塑家所塑造的泥菩萨一样当成神仙求降福于人间
从这件根艺作品
还可以看出唐代根艺注重根的自然形态
巧用自然腐蚀和虫蛀的效果
把 朽蠹 的非凡
能力 视为鬼斧神工
使工匠也感到无能为力
它形象地为后人展示了根的艺术不是完全人工所
致而是自然形成的艺术
它 拟人 非人
的形象又说明了根的艺术不是
具象 也不是 抽象 的艺术
而是 似是而非 的造型艺术


在五代时期
画家阮郜绘制的
阆苑女仙图卷 -中也出现了天然木榻 凳等根艺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