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继续学吹竖笛,吹奏好《请你唱个歌吧》。
[教学内容]
聆听《我们的田野》 教学基本要求
1.谈话导入: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精品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
2.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
(1)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或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2)课前先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熟悉歌词,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初听《我们的田野》。
(1)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领唱与合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的“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师生讨论。
4.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1)设问: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
(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
(3)完成教材中的作业:画出[2]、[3]曲调的线条图形谱。
5.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少儿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学吹竖笛 教学基本要求
1.复习音阶:
2.复习《故乡的亲人》(二声部),注意有感情地演奏,并保持声部间的谐和与均衡。
3.学吹《请你唱个歌吧》。
(1)断音与三拍子的练习:
(2)教师示范,分别吹奏高、低声部。
(3)在教师指挥下学吹第二乐段(第9—16小节)。
(4)学生自学第1—8小节(注意断音与连音)。
(5)在教师指挥下,吹奏全曲,注意乐句的完整。
4.比较练习:
(1)以欢快的情绪吹奏三拍子的乐曲《请你唱个歌吧》。
(2)以抒情的思念的略带伤感的情绪吹奏四拍子《故乡的亲人》。
5.小结:我们已基本上具备了八孔竖笛的最基础的吹奏能力,希望大家课后进一步练习,提高吹奏水平,获得演奏竖笛的美感。
[作品分析]
合唱《我们的田野》
这是一首抒情的儿童合唱曲,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歌词本身是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又如一幅清新明丽的水彩画。它描绘了祖国的大自然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好理想的种子。歌曲的旋律婉转跌宕,优美动人;节奏从容舒展,自始至终的弱起节奏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赋予音乐动力感和抒情性。此曲自20世纪50年代发表至今,受到广大城乡音乐教师及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或被选作演出曲目,或被选为教材内容。至今,《我们的田野》的歌声回荡在课堂和校园之中,长久地留存在人们心中。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不规整乐句(即每句既非4小节也非8小节构成;各句小节数也不尽相同,第一句为5小节,后两句各6小节;每个乐句又分为两个乐节(即乐句中的小段落);乐节与乐节之间以跨小节的切分音紧紧相连,乐节、乐句的首尾环环相扣(类似“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给人以连绵不绝、一气呵成的印象。
整个歌曲旋律起伏较大,既表达了对祖国田野的深情赞叹,也形象地描绘了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海、翱翔的雄鹰等景物。合唱声部运用哼鸣烘托,使歌曲显得更为抒情。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用2—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表演《田野在召唤》,聆听《我们的田野》,学吹竖笛。
第二课时:表演《铃儿响叮当》,聆听《铃儿响叮当》。
学吹竖笛是小学阶段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这一内容扩大为一课时作为竖笛教学的小结与展示音乐会。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