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香 > 五行属性取名字典【点击这里】按五行、笔画、拼音和部首检索
  • 拼 音:nián
  • 粤 语:nim1、nim4、zim1
  • 五 行:火
  • 部 首:黍
  • 部首笔画:12
  • 总笔画:17
  • 繁 体:黏
  • 姓名学笔画:17
  • GBK编码:F0A4
  • 笔顺编号:31234342413421251
  • UniCode:U+9ECF
  • 汉字分类: GB二级汉字 Big5 常用字 GB12345二级汉字
  • 字 韵:《中华新韵》--寒 《十三辙》--遥条  韵母:ian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基本注解 词性变化 详细说明 康熙字典 常用词组 外文翻译

    扩展:取名常识  诗词典故出好名  五行八字解析起名  姓氏生肖五格取名


⊙ 基本注解

nián

(1) ㄋㄧㄢˊ

(2)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性。~液。~土。~米。

(3) 郑码:MFIJ,U:9ECF,GBK:F0A4

(4) 笔画数:17,部首:黍,


⊙ 词性变化

nián

[形]

具有黏性的。同“粘” [glutinous;sticky]。如:黏米;黏土;黏湿(黏糊潮湿)



⊙ 详细说明

nián

[动]

(1) 粘连;胶合 [adhere;glue;paste;stick]

黏,相着也。从黍,占声。字亦作粘。——《说文》

黏,合也。——《苍颉篇》

则无黏滞之音矣。——《礼记·乐记》

(2) 又如:黏贴(黏附张贴);黏带(黏连牵挂);黏补(修补);黏接(黏合连接)

(3) 贴近;接贴 [press close to]。如:黏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黏空(耸入高空,仿佛与天相连)


⊙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黍字部】 黏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5

解釋: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音?。【說文】相著也。【廣韻】黏麴。 又【韻會】亦作溓。【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鄭司農云:溓讀爲黏。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又【正韻】尼欠切,聶上聲。【集韻】?也。【正韻】膠黏。又稠也。 俗作粘。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sticky

⊙ 日文字义
1. 【粘】2. と同じ.

⊙ 法文字义
黏形collant;gluant;glutineux;visqueux~米riz glutineux

⊙ 俄文字义


姓名学字义

外祥内苦,或有爱情烦恼,中年多灾,晚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