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放的基本构成


    集成运放是以双端为输入,单端对地为输出的直接耦合型高增益 放大器 ,是一种模拟集成 电子 器件。集成运放内部 包括4个基本组成环节,分别为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各级的偏置电路。对于高性能、高精度等特殊集成运放,还要增加有关部分的单元电路。如温度 控制电路 、温度补偿电路、内部补偿电路、过流或过热保护电路、限流电路、稳压电路等。如图所示为集成运放内部电路方框图。由于 三极管 容易制造,且它在硅片上占的面积小,所以集成运同时制造的,同一硅片上的 对管 特性比较相近,易获得良好的对称特性,且在同一温度场,易获得良好的温度补偿,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在 中,各元件易于集成的顺序是:三极管、 、小的 、小的等,对于大的或大的、 等难以集成,可采用外接的方法。在中,不能直接集成元件,如在集成电路内部需要电感时,可用其他元件(如三极管、、电容等)模拟出电感元件。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方框图

  图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方框图

  1.输入级

  为了提高集成运放的输入电阻、减小失调和偏置、提高差模和共模输入电压范围等性能,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的差动输入放大电路常采用超卩管、达林顿复合管、串联互补复合管、 场效应管 等。为了获得较高的增益,减少内部电路的补偿要求,在差动输人放大级中,还采用有源或 恒流源 负载。输入级的保护电路也是不可缺少的。

  2.中间级

  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常采用位移电路,将电平移动到地电平,其电路多采用恒流源、横向管、 、正向二极管链、电阻降压电路等。从双端变单端的变换,常采用并联电阻负反馈、有源负载、电流负反馈、PNP管等方法。为了提高共模抑制能力、提高差模增益和提供稳定的内部工作电流,实际电路中广泛采用各种恒流源电路,如恒流源、镜像恒流源、多集电极恒流源、场效应管恒流源等。

  3.输出级

  输出级应输出以零电平为中心、有一定大小电流的正负电压,并能与中间电压放大级和负载进行匹配,所以常采用各种形式的互补推挽输出放大电路。为保证得到大电流和高电压输出,输出级电路中还使用复合三极管结构形式和耐高压的共基-共射电路等。输出级设有保护电路,以保护输出级不致损坏。有些集成运放中还设有过热保护等。

  4.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的作用是给各级电路提供所需的 电压。集成运放中的偏置电路除了提供偏置的电路外,还包括诸如差动放大电路的发射极恒流源、共射放大器的有源负载及电平移动电路的有源负载和标准恒流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