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孩子易得“病”


琪东 
 
    孩子原本是爱情的结晶,可当爱情衰亡、家庭解体后,他们就成了“多余的人”,成了“离婚大战”中最大的牺牲品。研究表明,父母离婚大战给子女带来的忧虑、紧张、恐惧和窒息感会使他们产生病态心理、病态性格和病态行为。

  软弱症 家庭解体后,缺少父爱的学生多表现出胆小、做事犹豫、有意见不敢提、有利益不敢争的共性。男生的性格还出现女性化发展的趋势。在班上他们易受到同学欺负、嘲笑。据分析,可能与母亲弱性形象示范有关。

  孤独症 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与同学不来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爱说话,这些被认为是长期得不到父爱产生自卑感所致。不少离异家庭的子女认为连亲生父亲都不爱我,肯定是我做得不好。心理学家对离婚家庭孩子作跟踪访问时发现,父母离婚十年后,孩子仍会感到孤独,若父母不采取各种措施慰藉,这种孤独感将不断强化,最终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暴躁症 失去父爱的孩子易得暴躁症,主要表现为性情如炸药般一点就着,如在家里觉得菜不合口,就掀掉整张桌子;在学校和同学动不动就红脸、争吵。专家们认为这是因长期失爱而又压抑过久造成的,这类少年中有的还可能做出危害社会及他人的过激行为。

  社交无能症 这类孩子大都不具备与人交往、亲近、建立友情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因失爱而导致对人的不信任感,此外父母因缺乏协调、改善关系而离异的示范作用也给他们造成影响。

  婚姻障碍症 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调查发现,破损家庭中的男孩,很难与异性建立良好关系。离婚家庭的女孩20岁以前非法同居、未婚先孕的可能性是生长在正常家庭的同龄人的两倍。这是因为他们特别需要温情,一旦发现某人或某种关系能给予抚慰,就迫不及待地沉溺其中。

  另外,专家的调查资料显示,处在濒临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少年犯罪率特别高。统计资料表明,惩教机构收容的少年人中有50%左右来自破碎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