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是中国专门研究自杀问题的机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一个宗旨。在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中,该中心的专家特别强调了预防自杀的两个重点: 对公众开展广泛的教育是预防自杀的重点,告诉公众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还会导致其他问题。另外,提醒公众遇到容易导致人自杀情况时要提高警惕。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专家认为:抑郁症、情感失落和一时冲动是导致自杀的三个重要原因。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更多地关注自己和周围人,及时找精神心理医生诊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提高三种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对精神创伤的康复能力是我们预防自杀、搞好心理卫生的关键所在。 建议: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专家认为,孩子心理脆弱是自杀的根源。如今孩子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孩子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都是家长包办处理,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克服困难。他们遇到一些小事,比如学习成绩差、与家长发生矛盾等,就可能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 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必须要加强对于孩子的健康心理培育。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承受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从学校到家庭,给孩子创造条件,开展挫折训练。从根本上,要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活着以及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的自杀行为往往也是他们自身情绪的一种表达。我们要完善家庭教育,孩子的问题往往折射出家庭的问题,家长更要从自身做起,充分沟通,教孩子正确表达自我情绪的方法。 |
||
(广东省科普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