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中珍品——红龙果


  红龙果亦称火龙果、仙人掌蜜果、芝麻果,原产于中美洲地区,具有高纤维、低热量、含丰富的维生素C及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该果具有一年投产,结果率高、果型大、甜度好、抗病力强、质优丰产等特点。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被称为果中之王。

  一、经济价值

  1.果实的营养成分与经济价值。红龙果单果重500~1000g,每100g鲜果含水分82.5~83g,脂肪0.21~0.61g,蛋白质0.15~0.22g,纤维0.7~0.9mg,磷20.2~26.1mg,铁0.55~0.65mg,VB1 0.028~0.43mg,Vc8.0~9.9mg;含热量仅为237.18J,所以它是一种高纤维、低热量的天然水果。红龙果果实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有降血压、降血脂、解毒、润肺、养颜、明目等功效。它的果实外皮鲜红,果肉黑白分明,果型奇特美丽,味道甜而不腻,清淡中带有芳香,可生食或深加工。红龙果果实真正的营养物质是藏在种子的种仁中。种仁含有各种酶、不饱和脂肪酸及抗氧化物物质,有助胃肠蠕动、润肠效果。最佳食法是用果汁机将其制成果汁,若在制果汁时加入调色香兰叶片,果汁会呈叶绿素天然绿色且芳香更加浓郁。红龙果的果实还可以制成果酱、冰淇淋等,风味更是独特;酿成的果酒或啤酒充满热带异国口味。
  
  2.茎的应用。红龙果的茎是嫁接的好砧木,还可将枝条直接当作家庭园艺的观赏植物;茎除刺后,可切片鲜食,还可作为药用,有舒活经络、解毒功能,外用可治腮腺炎、疮肿。
  
  3.花的食用价值。红龙果的花有“夜仙子”之美称。其花冠雪白,花萼翠绿,像一座莲花火炬。花冠直径25cm、全长45cm,单花重达600~800g,被称为“大花王”。花绽开时美不胜收,其香味比百合更浓,带有花苞的枝条可作为商品切花出售。因开花特点酷似昙花,可在夜间观赏,开花后的全花均可入菜,方法与一般青菜相同。用花煲汤感觉有点淀粉糊滑,这是一种具有营养丰富结构较稳定的多糖体及蛋白质物质,比较稳定不易水解、老化、变性。红龙果的花还可以加工为脱水花,既能保证新鲜的鲜度,又保持干燥食品特有风味口感。烘干后的干花体积为鲜花本身的1/10,易保存,可以开发外销。目前,红龙果已经开发出几十种不同的吃法和深加工产品,有望成为新一代蔬果型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种植技术

  红龙果种植简单,生长旺盛,管理方便,适应各种土壤。在最低温度0℃以上可露天种植,北方采用简易大棚即可正常生长。

  红龙果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平地、山坡地、水田、旱地或盐碱地均可种植。红龙果是浅根系植物,种植时不需挖果坑,只要在平地上整一果盘,拌匀基肥,立上攀缘柱,即可种植,成活率可达100%。红龙果耐旱、深埋或积水都会造成腐烂,如水肥良好,则生长极为迅速,免耕作管理简单修剪容易。红龙果还是一种无需防病治虫的果树。只是在幼苗期,因施用农家肥而引来大蚂蚁对幼苗咬食,用灭蚁药除去即可。当果树长大后尤其是从开花到结果成熟,无需喷洒任何农药。红龙果易获高产,每柱结果22.5kg,每公顷产量达3.75万kg以上。红龙果采收后,在高温下可贮放2~3周,耐冷藏保鲜期可达数月之久。由于果皮厚并有蜡质保护,运输中不易碰坏,极耐贮运。
  
  种植红龙果还有环保作用,可造福人类。红龙果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由于它根系旺盛,吸水力强,体内贮存着大量水分,具有很强抗热、抗旱能力。不必翻耕,只要剪除野草即可,极少发生病虫害,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闲田荒地大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