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市变幻 养猪有招



    生猪市场有规律
    我国生猪市场每3年左右是1个变化周期。每个周期中有上升期、高峰期、下跌期、低谷期4个阶段。  
    1.上升期  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存栏数较少,毛猪价格不断上升。肥猪供不应求,肉价暴涨,养猪的利润较大。农户养猪积极性高,出现养猪热。随着价格上涨,养猪户大量选留育成母猪和成年母猪进行仔猪繁育,这样使进入生猪市场的育肥猪进一步减少,猪价、肉价再次上涨,进入高峰期。
    2.高峰期  肥猪和仔猪价格均处于高水平,养猪户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由于上升期所选留的母猪已陆续产仔,生猪存栏数逐渐上升,特别是仔猪和母猪数量大,生产后劲足。当大批仔猪出栏时,肥猪的供求开始发生变化,即由供不应求逐渐变为供大于求,毛猪、猪肉价格下滑,进入下跌期。  
    3.下跌期  上升期和高峰期选留的母猪开始批量产仔,再加上原有的基础母猪和育肥猪,生猪存栏数处于最高水平,价格下跌,当跌到成本价以下时,养猪户便不积极补栏,从而出现仔猪滞销。饲养户由盈利逐渐走向亏损,随着肥猪、仔猪价格进一步下跌,养猪的亏损更加严重,这时人们开始屠宰母猪,养猪生产开始进入低谷。  
    4.低谷期  肥猪仔猪的市场供给数量大而价格低,出现滞销,饲养户亏损严重,大量淘汰成年母猪,甚至怀孕母猪。在存栏猪中肥猪比例偏大而成年母猪、后备母猪及仔猪的比例偏小,生产后劲不足。当这个时期繁育的仔猪长大出栏时,育肥猪开始减少,供小于求,毛猪、猪肉价格又开始上涨,养猪生产开始进入下一周期的上升期。
    市场变幻 养猪有策
    新建、扩建猪场,新上养猪项目,应在低谷期进行,这时猪价低,待仔猪育肥出栏时正赶上肥猪价上涨时。
在高峰期要加强对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做到快速育肥早日出栏。对生产性能差的公、母猪或原计划要淘汰的猪争取在这段时期处理,同时要少留仔猪。
    上升后期或高峰期不宜购买仔猪和选留繁育母猪。因为此时猪价正高,待出栏时正赶上下跌或低谷期,高价购的仔猪正赶上低谷期或下跌期出栏,将造成较大的损失。同时高峰期选留的母猪在下跌期或低谷期产仔,仔猪卖不出去还会造成规模膨胀占用资金增大,进而出现多养多亏的局面。
    在下跌后期和低谷期要选留足够的后备猪和成年母猪,这些猪将会在高峰期产仔,所留的育肥猪在高峰期出栏。上升期的猪宜迟出栏,下跌期宜早出栏。
    三招养猪增效快
    规模饲养  养猪业利润率较低、周期长,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要求养猪专业户要具备一定的饲养规模。一项调查显示,在品种和饲养方式一样的情况下,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生猪价格要比养猪无规模的地区高0.5~0.8元/公斤,每头生猪可多获利50元。
注重品质  提倡生产“绿色猪肉”。“绿色猪肉”一是指猪肉的品质好;二是指猪肉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要降到一定限度。
    改良品种  猪肉生产要增加效益,品种改良迫在眉睫。优良品种猪生长快、饲料报酬率和瘦肉率高。目前,三元杂交猪和配套系瘦肉型猪优势明显,三元杂交猪的收购价比二元猪每公斤高出0.6~1元,农民养一头三元猪比养一头二元猪可多获利80~160元。
    养哪种猪划算
    养猪要想赚钱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饲养的生猪品种。 
    家庭散养适合饲养本地猪  土种猪一般都具有耐粗饲、忍受力强、适合本地气候、抗寒耐热性能好、不易患病等特点。米糠、剩饭菜以及野菜野草等都可用来饲喂,再适量投入一些玉米、麸皮,养猪成本比较低。 零散养猪,最好不要饲养瘦肉型猪。瘦肉型猪只能靠吃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饲料才能生长瘦肉,而且要求饲料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农家粗饲料达不到这个标准。 
    规模化养猪必须饲养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如果饲喂配合饲料,瘦肉型猪生长速度最快时日增重可达0.75千克。如果自繁自养,仔猪出生后160天左右即可出栏,出售价格比本地猪每千克高1元左右。
    肉猪价高勿盲从
    今春肉猪收购价涨。据统计,扣除粮价上涨因素,农户出售一头育肥猪可净赚100~200元,甚至更多。农户养猪热情高。
    专家认为,目前再进行生猪养殖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后期甚至会出现亏本的可能。 
首先,今春肉猪收购价居高有其特定的背景。禽流感的发生造成禽肉产品消费大幅下降,随着禽流感影响的消退,物美价廉的禽肉制品必将冲击猪肉市场,再加上水产品价格保持相对低位,届时生猪价格必难以继续保持高位。
    其次,由于后期玉米价格仍将继续攀升,已处于高位的肉猪收购价格涨幅要达到玉米价格的涨幅很困难。过高的苗猪价格也夺去了生猪养殖的部分效益,养猪要获得高效益十分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卖高价猪,亏大本钱”的局面。
    畜牧专家提醒广大生猪养殖户,当前进行生猪养殖应适度控制养殖规模,做好成本核算;在购买苗猪时要注意鉴别,避免花高价买劣质猪;在养殖品种上仍应坚持选择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并科学饲养,力争提高生猪品质,规避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