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十次技术灾难(五)


“协和”飞机失事

  2000年7月25日之前,有着26年数千万公里从未有过失事纪录的“协和”式超音速飞机一直是航空界安全性和速度方面的一颗闪亮的明星。虽然“协和”式飞机在结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推进装置方面有着出色的设计,但它也具有一些低水平的致命设计缺陷:它的高起飞速度对轮胎的磨损极大,尽管更换频度达到了普通喷气式飞机的5倍,但它的轮胎还是经常发生爆裂;同时它机翼中的燃料箱也没有进行足够的防撞加固,而这在较新型的飞机中是必需的预防措施。

  由于存在上述的缺陷,再加上不幸出现了一点意外:从一架大陆航空公司的DC-10飞机上脱落了一根钛制的“耐磨衬带”,正好落在法国航空公司一架即将要从巴黎起飞的“协和”式飞机的跑道上。当“协和”式飞机的轮胎与这根防磨带碰撞时,轮胎上一大块橡胶被撕裂下来甩入了机翼中,在机翼表面撞开一个600平方厘米的大洞,导致燃料泄漏燃烧。这次事故使飞机上109名乘客全部丧生,另外4名地面人员死亡。“闪亮的明星”就这样在2000年7月25日陨落了,这正印证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在这次事故后,法国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给所有的“协和”式飞机更换了新的轮胎,新轮胎经过测试可以在每小时403公里的速度下承受钛金属条的撞击,同时他们还对飞机的起落架进行了加固,并安装了燃料箱防弹衬套以防止发生类似的燃料泄漏。一个本来可以预见到的事故源终于在发生了事故之后被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