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人类发明之路——火车


      张开逊 

    钢铁制成的蒸汽机,加上必备的煤和水,使机车非常沉重,不适合在普通的土路上行进,需要坚固结实的轨道。幸运的是,当时欧洲实际上已经为火车运输准备了必需的道路条件。

    早在15世纪,欧洲的矿山已开始使用在木制轨道上行驶的马拉列车。木制轨道可以通过垫在下面的枕木和碎石,把车轮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路基上,不会使车轮陷下去。光滑的木轨能减小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轮子转动更加轻快;同时这种架起来的道路在雨天还不会变得泥泞不堪。

    1783年以后,马拉列车的木轨相继改成铸铁轨道。

    1825年9月27日,第一条公共铁路在英国北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之间开通,铸铁轨道改为不容易断裂的锻铁轨道,全长16公里。当时的火车有38节车厢,既乘坐旅客也装运货物,速度可达每小时23公里。机车采用特里维西克发明的高压蒸汽机,由煤矿机械师斯蒂芬生(公元1781~1848年)设计,并亲自担任司机。由于蒸汽机锅炉的烟囱很高,因此那时的铁路上不能有桥梁,火车也不能穿过洞穴。

    第一条铁路的成功营运,使人们看到了它巨大的经济利益,4年之后,英国建成了利物浦到曼彻斯特之间的铁路。

    当时已经有很多厂家利用高压蒸汽机设计制造机车,1829年10月6日,在利物浦附近的一段铁路上曾进行过一次机车竞赛:选拔最适合运行的机车。那天有5辆机车参与竞争,斯蒂芬生的机车也在其中,他的机车采用燃烧效率很高的锅炉,用25条铁管注水,火焰直接加热铁管产生蒸气,铁管中产生的蒸气汇集进入汽缸,使活塞运动的速度非常快。竞赛中有1辆机车因为在驾驶室里藏有1匹马,以马踏转轮为机车助力,而被取消资格,其他3辆机车中,1辆汽缸破裂中途抛锚,1辆锅炉爆炸,而斯蒂芬生驾驶的火车以接近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拖动重14吨的货物率先到达终点,比另一位参赛者快了1倍。

    1830年9月15日,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正式开通,斯蒂芬生驾驶自己设计的机车牵引列车。这天,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英国首相也坐在车厢里,戏剧性的事件层出不穷。火车行进中轧死了一名保守党议员;快到终点时又被暴徒砸毁了一节车厢。

    在此之前,爱尔兰的一位科普作家拉德纳尔(公元1793~1859年)曾经告诫人们不要乘坐火车,他写道:“乘高速铁路旅行是不可能的,因为乘客会因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铁路发展的速度完全超出人们的预料。到1850年,英国参与修建铁路的工人已达到25万人,铺设铁轨的长度达1.1万公里。在比利时,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有铁路贯通。这时美国铺设的铁路总长度已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美国通过修建铁路开发辽阔的西部,使大西洋沿岸的东部经济区和太平洋沿岸联结在一起。英国在已有的城市之间修建铁路,而美国新建的铁路线上则出现了新兴的城市。

    火车的发明,使人类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自身和物质财富的空间位置,地域和距离不再成为制约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人们交流交往迅速增加,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从前欧洲人一生中活动的平均半径不到25公里,有了铁路之后,当天就可以到达500公里以外的地方。

    历史上还没有哪件发明,像火车那样广泛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活动方式,影响经济的发展。有人形象地把铁路比作“经济的大动脉”。(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