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23-哆来咪 > 音乐资料 > 学习相关 > 第二课堂 > 竖笛学习 >> 竖笛教学初探

竖笛教学初探



八孔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扩大音乐视野,培养乐感来说,竖笛作为一种乐器,也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下面是我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竖笛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示范吹奏相当重要: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吹奏。初教学生吹竖笛时,我精心准备了五首简短的小曲子(有民歌、名曲、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活泼的、有抒情的)在课上逐一吹奏。由于我能"吃"透味,吹奏出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所以,赢得学生阵阵的掌声。是啊!当学生听到悦耳的笛声,看到教师富有表情地吹奏,他们完全会被那优美的笛声感染,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再"趁热打铁",讲述竖笛的结构、吹奏方法,学生便能很快地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掌握方法后,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可在班内、在课堂上开展比赛。在这种比赛中,"小评委"一本正经;"参赛选手"认认真真。同学们相互评比,好在那里,从而评出了水平,评出了体会,得到了学问,提高了鉴费力,也提高了兴趣。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重视基础练习,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初教学生学习竖笛,要普遍重视并加强基础练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不可操之过急。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指法。不同音区口风的运用等等,教师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如不同音区口风的运用就存在普遍的问题。学生初学时气息不会控制,就影响了口风的运用,常出现低音吹"冒",中音吹"燥",高音吹"啸"的情况。通过比较口风的强弱,以及不同程度的口风在各音区运用所发出的声音,使学生懂得吹低音时应该把唇肌放松,用宽松缓慢的口风来吹,才能吹出饱满的低音,中音区的口风较低音区稍强一些,才能吹出圆润、华丽的声音,吹高音时,口风要急一些,唇肌微缩,让气流细细地吹出来,这样吹出来的高音才明亮悦耳。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单独开、闭某一音孔比较容易,连续不断地开闭若干音孔则常会引起紧张,或顾此失彼。这种情况是由于手形不好造成的。一是因为手形紧张;二是由于握笛姿势不正确。握笛时,手指应与笛声基本垂直,采用横按并用指肚去按音孔,学生往往用指尖去按孔,这样音孔不易按严,影响发音;三是指距与竖笛上的音孔距离不相吻合,为了使学生掌握吻合,我在课上让学生多作协调、纠正手形的练习:用右手抓住笛尾,左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孔,并沿笛声方向反复作上下牵拉的活动,使手的姿势

和指距完全放松地吻合于这三个音孔上,反复体会并进而记住这



一特定的手形感觉。或左右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匹孔及至更多的孔,再同时松开,如此反复练习并体会达到特定的手形感觉。
有的学生手指紧张,按孔不严,影响吹奏效果,更影响以后形成良好的手指动作技巧。为此,我在课上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反复的讲解、示范,提醒学生按孔时手不能紧张,用指肚去按孔时要找到按严孔和没按严孔的感觉,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一帮一"的办法,让学生做小教师相互检查、督促,逐渐养成良好的手指动作和按孔感觉。
总之,在学生初学竖笛时,一定要重视抓基础,才能保证日后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三、竖笛合奏教学与视唱教学相结合
在音乐课教学中竖笛合奏重视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而视唱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把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按声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熟悉自己声部的旋律。通过视唱或听唱,让学生正确地唱出所应掌握的曲谱。
接着按组进行试奏或交错试奏,进行比赛,激发兴趣。这一过程也是进一步巩固音准的过程。
最后进行合奏练习,间或插入视唱练习。较简单的乐曲,采用先慢后快进行练习,再加工细排;较复杂的乐曲,可采用分段练习,再总体加工细排。通过这样较扎实的反复练习,学生的合奏



能力明显提高,视唱水平出日趋渐蒿。音乐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科的艺术特征,即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缺乏艺术性的作品不能吸引、打动学生,同样缺乏艺术性的教学也是不能吸引、打动学生的。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在于始终要以音乐表现为主导的运用"动之以情、感之以形"的形象化教学方法。这也是艺术学科形象思维方式、特征所决定的,从感知、体验进入联想、理解的认识过程。这里,感知体验为先,为导入,在感知体验中发展联想(想象)思维,通向理解,又在感知、联想、理解的综合体验中,精神得到升华,思维得以发展的。因此,只有不断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把知识性、思想性寓于音乐艺术的表现之中,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实施美育教育之目的--教学育人,寓教于乐。


东中市实验小学 曹华

2003/3